懺悔品第六

  通常言懺悔,屬意識邊事,今此懺悔,乃自性中事。前之〈定慧品〉,〈坐禪品〉,今之〈懺悔品〉,三品一氣呵成,以明慧、定、戒一體的三學,自性本具,自性起用,體用一如,悔過還淨,至此為極則矣。慧,須真性從體起用;定,須自性不動,見諸境心不亂;戒,須先由自性中真懺悔,除邪行正。故此品亦猶戒品,遍說三學,五法四願,一體三身。至於無相懺文,三皈誓詞,戒之儀式已備。其戒體不離自性,說義歸宗,與一般說教,自應不同。按梵語「懺摩」,此翻悔過。初未嘗言罪,罪屬作業相,與福同屬一對。過,猶言錯誤也,知錯即改便算。如何表達此悔過還淨之意義?亦須從自性中起,其如實義作用始得,故本文謂此事須從自性中起,於一切時,念念自淨其心,乃至自度自戒始得,云云。至於通常懺悔二字並稱,乃梵漢兼舉。而此品別說懺者懺其前愆,悔者悔其後過,以諸錯誤不復再做,悉皆永斷之義為懺悔。若從自性中起真悔,便得如念念自性自見,當然不復起念,心地無非,諸戒具足矣。與意識邊的既做又懺,悔而復作,作而又懺,不斷不滅,不名真懺也。此品中分次序有五: ( 一)明自性五分法; ( 二) 無相懺; ( 三) 自性誓願; ( 四) 自性三皈戒; ( 五)
一體三身自性佛是也。

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,於是陞座,告眾曰:「來,諸善知識!」

  雲集爾許多的人聽法何為?無非為生死事大,欲得成佛作祖去耳。祖知大眾之意,且前兩品,已說明慧學,定學之一體,自性本淨。今續出戒學,以竟其全。特別提出「此事」標其一貫之宗,建立頓教法門所由自也。

  時六祖仍居寶林山,見到廣州韶州兩地之人,還有諸方來者,都集中到曹溪來聽說頓教法門,於是為諸人說出此品五節法意。大師在法堂陞上法座之時,告諸大眾曰:來了,各位善知識!

「此事須從自性中起。於一切時,念念自淨其心,自修其行,見自己法身,見自心佛,自度自戒,始得不假到此。」

  此事者,欲了生死成佛道之大事也。這等事,要從體起用,由自性起念,在一切時,念念無念,自性自見本淨之心,體會實相本無,則其心淨,是為自淨其心,不起妄念之謂也。自修其行,即本性自淨自定之一行三昧,自見自性,確知實際本無之位置,歷歷在見,朗然不滅,知見體用示現得出,盡呈自己本心即見,故謂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也。見自己法身者,法身即無念的無相體也,又見自心佛者,自覺知就是佛,如是知見,便是佛知見。自心常生如是知見,即已開示自己本有之佛知見矣。如此自度一切苦厄,即了本無生死,自性自淨,無有過非,即是自戒。如是了了常知,要自見始得此事之實際領略,不必假借來山聽法,然後方有此等之成果。修則自己之事,不假到此,其意義顯明。然諸仁者以求法摯誠,不能辜負。

「既從遠來,一會於此,皆共有緣。今可各各胡跪,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,次授無相懺悔。」眾胡跪。

  此段敍述六祖要傳授戒法的序幕,謂:「大眾既從遠方來共此會聽法,彼此都有法緣,故傳授無相門的戒法,以補上曾說過無相慧,無相定,本自具足,本來清淨。本此宗旨,大眾可各表示志誠願受,作禮儀上的跪法,承聽可也。今首先傳授者,為自性五分法身香,其次方授無相懺悔,以為入道之基如何?」眾乃胡跪。

  按:胡跪,如《金剛經》須菩提請法儀: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等也。今大眾各各一齊作如是跪耳。何謂自性五分法身香?自性即人人本具的佛性,所以前云菩提自性,菩提本自性,菩提就是覺道,即是人人本有的覺性云爾。五分法身者,不離自性體用之分,分即分位,讀如份,猶言五種功德法的本身,自分,即自體分位。從本身言,第一說五分,分開五個說法。次說法身,指每個說法的本位,名之曰身。此五分法的各各本體,代表一種之傳香—每於佛事當中,首先行的禮儀之一。今五分法身從自性有,不從外覓,仍不離自性一體,而用上說為五分。各分本身自成一香。乃名香者,意在薰潔自性之實際作用,香之作用不過是薰使潔淨,除穢之意耳。先傳此五分法,亦是同此薰香作用一樣意義,故以名五分法身香。其五分名義,下有舉出。至於次無相懺悔者,無相代表體性,亦即自性,前已說過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一體一用,以成無念之宗。懺悔即無住之用,不住於罪相過非心影上,當體自無相。授如是懺悔,導歸無念之宗,亦我此頓教法門所當宣示者。故須傳授,從上以來默傳分付,不得匿其正法。此五分法身香,及無相懺悔,亦正法之一耳。如何懺悔?下有述及。於是眾乃胡跪,聽祖師說來:

師曰:「一、戒香,即自心中,無非、無惡、無嫉妒、無貪嗔、無劫害,名戒香。」

  印土習俗,每事敍會,輒先舉行燒名香,薰過此場地之人物,所以僻邪除穢,即是薰使潔淨之義。今之黑芸香、安息香,兽温等是也。但曹溪一會堂堂漢地,上方淨國,心地本淨,何須薰此凡世之物?但以取義,用自性五分法,各自為一香,普薰各人心地。此之香非從外得,乃自性有者,易覓易行,且須常薰,誠易行而收效大之法門也。今舉五分之名稱,六祖道出:一是戒香,制以名戒,在止惡防非為義。此由自性用分開出一戒香,即自心中,無諸過非,無有不善,無有嫉妒,無諸貪嗔,無有劫害的各類煩惱惑想陰影存在者,名之曰戒。戒已具有如此功效,念念內薰,則名戒香。因數數內薰故,念念自識本心,心不起妄惑之非,善惡等念,如其自性本淨之體用一相,是名戒。戒香有如是義。

「二、定香,即睹諸善惡境相,自心不亂,名定香。」

  自見自性,如如不動,外離相而內不亂,即是涉諸緣,雖六根門頭有見聞覺知,不染萬境。換句話說,見到一切善不善等境界或義相( 可見之相,境相;不可見之相,義相。) 自心湛然不動不亂者,名為定。此之定體,體用一如,用以自薰,即自性自淨自定,乃名定香之意也。

「三、慧香,自心無礙,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諸惡;雖修眾善,心不執著,敬上念下,矜恤孤貧,名慧香。」

  自識本心,沒有滯礙,常以自智,自己返照自位,即是念念自性自見的自分作用,體用一如,已歇下思惟故。此時純用智慧,便是真如自性起念境界,定慧一體,慧是定用之呈現,再不會有造諸不善現行妄想。既能不造諸惡,當然也會修一切善法。雖修眾善,心不執著,已離取捨愛憎的觀念,故外行於禮,內現謙恭,故敬誠上輩,慈念下屬,於人類中,矜憐恤憫孤獨無依,貧窮缺乏的人。這些都是做人起碼的修善之類。這樣雖修眾善,而非有所企圖,希望。凡如是從體起用,便是慧的分際。以此慧心,數數觀照自性,使之念念不住,念念常淨,即念念不著,則名自慧自薰,一切由自性現,是名慧香。

「四、解脫香,即自心無所攀緣,不思善,不思惡,自在無礙,名解脫香。」

  自性本淨,本無有縛,本無有住,明煩惱結縛即是菩提自性,而菩提自性本來清淨,便是解脫。結縛云者,思惟意識邊事;解脫者,已放下思量卜度邊事。是故上言:「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雖有見聞覺知,不染萬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」便是解脫。以此就自心體上,起其念用,無所攀取緣慮,指思惟意識,不會繼續發起作用於其間。即是不思量善,不思量惡,到達無分別智現前的境界,則自由自在,無所罣礙,便名解脫。以此念念自性自薰現行,則是解脫香之意義也。

五、解脫知見香,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,不可沉空守寂,即須廣學多聞,識自本心,達諸佛理,和光接物,無我無人,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,名解脫知見香。」

  知見云者,即是解脫智的本身別名。此解脫之知見,不要以解脫為解脫;若以解脫為解脫,即有所住,有所滯,有所礙矣。等於沉空守寂,沉沒於空義境界,守其本寂滅之究竟,即是囿狹拘範自己,束縛自己之知見,非解脫知見矣。必須自心既已無所思量善惡二邊,即無分別智慧現前。又不可沉空守寂,以為了事;更須廣學多聞,打破囿習,識得自己本來真心,達到一切法微妙之理性。即是見諸佛境界,然後不捨塵勞,亦不標奇立異,和光同塵,接引物類,應機施教,無我無人,直至到達佛地位,便是菩提道成。而真性一路徧歷許多時間,都不變易。此之自在不拘的智慧,念念自性自見自薰,便名解脫知見,便是解脫知見香的意義也。

  按:真性,即真如自性也;解脫即自在也;知見即智慧也;攀緣即思惟心之別名。此五分由自性起用,而分為五身,亦曰五分法身,身猶本位耳。五分作用都屬一體,體不離用,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即此五分,便是法身。法身無相,無相為體,便點出此法身真義是體也、相也、用也,統歸無念之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。此
五分何嘗離開此宗也。故前言:「悟無念法者,萬法盡通;悟無念法者,見諸佛境界;悟無念法者,至佛地位。」實指得體,而體用不離,都屬分內事耳。從薰潔作用名香,五分宜知。

「善知識,此香各自內薰,莫向外覓。」

  善知識,當知以五分法身為香之表義,要各人自己自性自念,即名內薰。自性自見方得五分法本位,以至自見本性,五位一體,體用不離,都是自性中事,莫向外尋覓。求受戒,求習定,求智慧,求解脫,求知見:皆屬向外覓。若知自性中本有者,即是證法身,具五分香矣,其善用之。薰香已過,今再為次一步之儀式。

「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,滅三世罪,令得三業清淨。善知識,各隨我語,一時道:

  現在開始教大眾自性自體的懺悔法, 可以消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罪垢,令得回復身口意從體起用的業用,不會成為障礙。而本元清淨可立見,見即了了分明,如是須傳授一遍。各位善知識,各自隨我的語,一齊同白言便得。現在就開始隨我念:

『弟子等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愚迷染。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憍誑染。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弟子等,從前念、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染。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』」

  以往大眾用思惟心, 念念不停, 被愚迷憍誑嫉妒所染著, 致所有起心動念身語現行, 總屬乖理之亂動, 是名惡業。今已知道, 悉皆懺其前愆, 悔其後過, 永不復作, 永不復起。願此惡業罪行, 一時消滅永不復起。乃由於了了自知自見, 前念今念及後念, 念念自性自見, 五分法內薰, 不再被愚迷憍誑嫉妒等罪行所染, 本自清淨以護持, 是為無相體的懺悔。知自性體無相, 罪性體亦無相, 三世不可得, 三業本自清淨, 體用一如。用即了了分明, 了了自見, 故為真懺悔。得一時消滅其思惟不善罪行之心念, 回復正見之智慧體用, 從真如自性起念, 此法門故須傳授也。

善知識,以上是為無相懺悔。云何名懺?云何名悔?懺者,懺其前愆。從前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悉皆盡懺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;悔者,悔其後過。從今以後,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。故稱懺悔。」

  各位已口隨我念,當知其義,既念念不迷不染,即屬自性本分事,已達無念境界。然無念以無相為體,此懺悔亦然,故已上為無相懺悔,即是體懺,非表形式上的懺悔也。云何名懺?名悔?與一般教家之說,華梵並舉者又別。蓋懺者懺其前愆,前時既有過失,即從前所有惡作屬於愚癡迷妄,憍慢誑言,嫉恨妒怨,身三口四意三等罪,悉皆盡情懺除,永不復生起,是名為懺;悔者,悔其後過。謂悔已前做錯了,從今已後,所有惡業、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,故稱懺悔。大致是懺除既過之罪,悔已不再復作於後。真真實由放下思惟心,從自性智慧了了自知自見,當體本無,罪性本空,此心亦空,無性無心無罪,無作者,無作業。由於無相之體,而用念念自見本性,為不再起念的真懺,是為此宗門的懺悔法,亦即無相懺也。

「凡夫愚迷,衹知懺其前愆,不知悔其後過。以不悔故,前罪不滅,後過又生。前罪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何名懺悔?」

  若不向無相體會,念念自見為真懺悔者,即是凡夫愚昧執迷之人。衹知欲除其前作過失為懺,不知悔而不再作其後過為重。以不悔故,前罪過失相續不斷不滅,後之過失又繼續生起。正是前罪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何得名為懺悔?必也心念歇下,不再作念,念念自淨其心,始是懺悔之正事。

「善知識,既懺悔已,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。各須用心正聽。」

  善知識,既已懺悔,當下受用,由此悟入佛知見,並非難事。今更與各位善知識,發起四弘誓願。各要用心不起念的自性自淨,但用此心便名正心,以如是心而傾聽,是名正聽。何謂弘誓願耶?於一切時,一切處,自他普通適應之謂弘,猶言大也;專一其心,務求達成者曰誓;擬定一種目的以期滿足為願。故誓願並舉,既立一種目的不達到不休者,是為誓願。
此之誓願有四項。而此四項其用正弘,普遍適用,故曰四弘誓願也。何等為四?下隨我道:

「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,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,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,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」

  此之四弘誓願,眾生與煩惱不出自心,眾生與煩惱非心外之物。雖屬無邊,形容其多,一樣自度自斷,心中事自己作主可也。法門及佛道,皆是自性中事,如何示導?總不出自性。雖為無盡,至為無上平等之菩提,仍不離自性本自具有,要學要成,目的還須自性自辦。故此品一開端,便言此事須從自性中起,於一切時,念念自淨其心,自修其行,見自己法身,
見自心佛,自度自戒始得耳。

「善知識,大家豈不道:『眾生無邊誓願度。』恁麽道?且不是惠能度。」

  各位都知道,豈不是說過: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。」嗎?恁麽說過,且不說是惠能度,其意義何在?一點自明:此第一弘願,要自誓願,自度,並不假他人度,亦沒有度他人。衹廣向人說明,等人之自知自度云爾。

「善知識,心中眾生,所謂邪迷心、誑妄心、不善心、嫉妒心、惡毒心,如是等心,盡是眾生。各須自性自度,是名真度。」

  各位善知識,何謂自心眾生?即是各人心中的眾生。有此心中眾生,自己所以成為眾生。度得此心中眾生成佛,便是自己成佛。何者是心中眾生?舉列所謂邪見,迷執的心,誑惑妄亂的心,全屬不善的心。嗔嫉妒怨的心,惡意惱毒的心,還有許多如是等心,盡是眾生。故須各自知曉,見取自性,以自度之,是則名為真度。

「何名自性自度? 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, 將正見度。既有正見,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,各各自度。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……

  何以名之曰自性自度?就是自己心中的邪見煩惱愚癡眾生,將念念自性自見,不落思惟兩邊的正見度之。正見生則諸見滅,心已出離邪迷之惑,便是度。度者,使之脫離,亦謂之得解脫,得自在也。既知有正見,如此自己可行,就用自己本有般若之智慧心,打破前此心意識邊,思惟未歇的愚癡迷妄心。此等心即眾生相,各各自度,即念念自己脫離,而自在之謂。其作用甚明顯,衹是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,不來不度,即是正見現前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如前曾說:「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。」及「菩提本自性,起心即是妄,淨心在妄中,但正無三障。」之意義。便屬作用上的自度法門。

…… 又『煩惱無邊誓願斷。』將自性般若智, 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。……

  何謂煩惱?煩於自心,惱亂自意者。既屬無邊之多,誓願立下目的,斷除誠不易做。除非將自性般若智,念念自見,以之除卻虛妄不實的思量,想像的思惟心體,純用智慧心,自示現佛知見者,否則不名真斷。若要達成煩惱心斷除,永不再起者,亦猶度自己心中眾生一樣。煩惱亦是自心內的,非謂別有,亦非外來可知。

……又『法門無盡誓願學。』須自見性,常行正法,是名真學。……

  自見自性的法門名為正法,捨此而外,別無正真之法可令成佛故。學須學自性自見之正法門,可以悟入自具之佛之見是也。如是自性法門,須無盡的誓願學之。即是無止境,無了期的誓願,照自己,自見自本性,念念常行如是法,是為常行正法,是名為真學,即無盡誓願學。此句應讀:「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。」是名真學。

……又『無上佛道誓願成。』既常能下心,行於真正,離迷離覺,常生般若,除真除妄,即見佛性,即言下佛道成。……

  上言「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」既經過如上三弘誓願,則常能依法修行,放下其思惟心,行於智慧心,真度真斷的自性自見正法。究竟二法盡除,離迷離覺,既迷來悟度,亦不住於悟的境界為是,故覺亦須離。至而推知邪正既度,正亦離;惡善既度,善亦離,則成無念法,常生般若,除真亦除妄。二心不動不起,即悟佛知見,見自佛性,即言下不復起念,自性平等的佛道菩提成就矣。若要念,要求,要成,是向外,非自性有矣,不名真成;須無念,無求,言下自性現,自見本具之無上平等菩提,就是自性自見成也,如是乃名真成。前三為行為用;此後一為果為體。體不離用,用不離體,體用一如,即是無念法也。

……常念修行,是願力法。善知識,今發四弘願了,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皈戒。……

  各位自此時起,應常行念念自性自見,修行如是的四弘誓願,成為有力用的法門,並不是說了就算,不發生力用效果者。善知識,今已發此四弘誓願了,更與各位善知識說授無相三皈戒。無相是體,此三皈名三自皈,即是自體皈依,亦是戒學之一。三皈成戒,止惡防非,止息妄心、惡作,非心自息,無相之體現前。三皈之義,自性自有。然此戒法須傳授,一傳自知。皈是皈投,以反還為義;依是依憑,有所寄托不離為義。

…… 善知識,『皈依覺, 兩足尊; 皈依正, 離欲尊; 皈依淨, 眾中尊。』……

  此是自性體的三皈,是為無相三皈,下文則成戒。今言皈依覺,此覺即佛,此佛即是自性佛,本具體用福慧之兩足,更無欠少;皈依正,即自性正法,正見正法,離開種種希求之最勝法;皈依自性本淨之淨心,自淨淨念相繼之眾念中,淨念為最,故皈依淨,為心中眾念之最可貴者。是名無相體的自性三皈依意義。至於止惡防非之戒,下文自明。

…… 從今日去, 稱覺為師, 更不皈依邪魔外道。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。」

  一切背乖正法之謂邪; 一切妨害正法者曰魔; 一切心外求法者曰外道。凡是邪道,衹教人邪知邪見者的團體;魔道衹教人妨礙成佛正法修行的集團;外道衹教人向世間執取,不知心外無法曰外道。故各位從今日今時起,向後去一切時中,念念稱性,以覺為師,更不皈依捨自性覺,更有別法可修之邪道、魔道、外道頭子。甚至他們亦說為佛,我亦不信,不皈依。有此決心堅信,以自性三寶作證,常自念念自性自見為之證明,無有錯誤,由此之證明不向外求,即以成戒法。

「今勸善知識,皈依自性三寶。佛者,覺也;法者,正也;僧者,淨也。自心皈依覺,邪迷不生,少欲知足,能離財色,名兩足尊;自心皈依正,念念無邪見,以無邪見故,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,名離欲尊;自心皈依淨,一切塵勞愛欲境界,自性皆不染著,名眾中尊。若修此行,是自皈依。」

  現在既與各位說破了。自性從體起用,念念自性自見的無念法門,為一切修行之體。不論其為慧,為定,為戒,戒中的懺悔前導,發願前導,三皈前導,事事如是行持,同皈自性故。今奉勸諸仁者,皈依自性三寶,為實際正法,縱各種三寶之名,總以自性法門為正教也。何名自性三寶?佛者覺也,即是人人自己的覺性是也;法者正也,教導用之正當恰好者,即此宗之自性自見是為法。此法至正,了無餘法較此為正,衹要念念自見自性之正法,成最正覺耳;僧者淨也,眾淨淨眾,俱名為僧。自性本淨之淨,與淨眾之淨一也。念即眾念,淨即眾淨,念念自心成眾,念念自心成淨。衹見自性不染萬境為淨,則此正是僧寶之淨念耳。故自性中,覺、正、淨之體相用,為自性三寶。自心從此了了自見,自知自行。皈依覺則邪迷不生,少有希求,知自具足,能離世法之種業相,如財色名食睡等,名為兩足尊。福慧本自具足,體用一如,至為尊尚之目標,足為皈投依止之目的也;自心皈依正的自見自性正法,衹要念念自見,便得其正,得其正則無邪見,純屬正見。以無邪見故,如何尚有人我見,而呈獻舉自己之所長,高勝於人前?是為人我貢高。更有所貪愛執著成為多欲,不是少欲矣,皆由邪見生。故皈依正,則根本無邪見,即無其他見,是名離欲之最寶貴者;自心歸依淨,自性本淨,則一切眾多念的塵勞愛欲境界,自性皆不染著。前謂自性起念,六根雖有見聞覺知,而不染萬境,故真性常自在,得此名眾中尊,為眾心中之寶貴者,此淨心也。若修此自性自見之行,是自皈依,非他皈依。別有所皈依,乃心外馳求,即成凡愚。

「凡夫不會,從日至夜,受三皈戒。若言皈依佛,佛在何處?若不見佛,憑何所歸?言卻成妄。善知識,各自觀察,莫錯用心。經文分明言自皈依佛,不言皈依他佛。自佛不皈,無所依處。今既自悟,各須皈依自心三寶。內調心性,外敬他人,是自皈依也。」

  凡夫自是不會此意,有從日至夜受三自皈,及八關齋戒者,不知作如是言之義。以言皈依佛,佛在何處?以言皈依法,法是何種?以言皈依僧,僧是何類?自心是佛,以佛皈佛;正自心是法,捨正自心而依餘法;自淨是僧,捨自淨之心,而皈大眾,何其錯耶!且言皈佛,佛在何處?若佛在世尚有可說,但佛已過去,若不見佛,憑何所皈?此言皈依佛者,卻成虛妄,無實所依矣。故善知識,各自行觀察,莫要錯用心意,經文分明言自皈依佛—雖見《華嚴經》〈淨行品〉—餘經意亦同吾說;自皈依佛,不言皈依他佛,是為正法;佛法不二,和合為僧。自佛不皈,無所依處,目的既失,方法不正,如何清淨,成大眾所尊耶?今因吾說,已自悟自心外無別相三寶,各須皈依自心三寶。從覺、正、淨的自性體會,念念常行。內調其心,自見本性自正自淨;外行於禮,普敬他人,是自皈依。皈依乃成其果也。
按:皈依法,謂依此正法可成菩提。皈依僧是依清淨和合眾。真的誠如六祖所謂,自性三寶的覺、正、淨,須自心皈依自性,始符佛說之意耳。能淨名僧;心不淨,難入僧數矣。

「善知識,既皈依自三寶竟,各各志心,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,令汝等見三身,了然自悟自性。總隨我道:

  各位既識皈依自性的自己三寶了。各各留心傾聽,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。今汝等得見法報化三身,本自具有,非從外見。能夠了然自悟三身,原是一體,不離自性,有是作用。總隨我念出,一齊照道可也。

『於自色身,皈依清淨法身佛;於自色身,皈依圓滿報身佛;於自色身,皈依千百億化身佛。』」

  既不離自性是佛,復不離父母所生身之一體三身自性佛。於三身佛所,作自皈依。亦可說為自身皈依三身佛;自性皈依自身三身自性佛;自性皈依自身三身佛;或自性皈依自身的三身自性。作如是說,總不失法意,便是此宗頓教法門也。何謂法報化三身?下文自有交代。

「善知識,色身是舍宅,不可言歸。向者,三身佛,在自性中,世人總有。為自心迷,不見內性,外覓三身如來,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。汝等聽說,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。此三身佛,從自性生,不從外得。」

  各位須知,不是叫你們但皈依自己,及自己的色身,不要錯會吾意。此自身者,即謂自己本體上的分位,猶言自位。自位中,有三身佛,此三身佛亦不離自性,等於說皈依自性佛耳。何以故?善知識,因為色身是宅舍一樣,不可言歸,要向舍中的自己主人翁,方是正的。如衹歸宅舍,不向主人翁者,錯誤。此之主人翁,即三身佛,在自性中,人人總皆有之,不必向他人討覓。這般道理,應該人人知曉,人人見得,為甚我未說破,你們不知不曉,世人亦然。因為自己心著迷妄,不能自見,衹向外不向內,內性不能發見,是為不見內自性,衹得向外覓三身如來。而謂皈依,更為心迷於外之表證。足徵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,顧彼失此,向外忘內,是為自心迷著一方,不見之意義。汝等今聽吾說,今汝等於自己身中,見自性有三身佛,是不難見,人人俱得。此三身佛乃從自性生,不是從外得來。而指示汝等,亦是令汝自示自見,不是我示你見,始是不從外得之義。如是當明三身佛之原本。

「何名清淨法身佛?世人性本清淨,萬法從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惡事,即生惡行;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。如是諸法,在自性中,如天常清,日月常明,為浮雲蓋覆,上明下暗。忽遇風吹雲散,上下俱明,萬象皆現。世人性常浮游,如彼天雲。」

  甚麽叫做清淨法身佛? 講出來就是世人自性本來清淨, 此之清淨性體,本來無物,故淨。不染一切故淨,為形其淨,謂本無、本空、不染污、本來清淨等語。應知一切萬法,皆從自性生,各人之自性本是如此作用,有能生萬法功能。體既無相,起用亦無相,故用無住。能生萬法者,所謂萬法從何而生?以何為證?我們自己看看。從思量而言,當吾人思量一切惡事,即心起不善之念,即生起心之惡行,於是由心而身口現行皆惡;若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,義亦如此。如是善惡諸法,在自性中;善惡諸念,在心中,境界俱如此。而自性自心如天之常清,自性自心如天之常淨。天有日月,日月之體用是常在明朗,不歇照用的。但有時為浮雲蓋覆,則變為上明下暗。倘若遇有風來吹散浮雲,則恢復原有光明,上下俱明,一切萬象皆炳然而現出。此之譬喻,世人自性中常有浮游之雲,雲指妄念,天空比自性。自性中的智慧比之智如日,慧如月,其智慧常自明朗,而照見一切境物。若心意於外著境,則被自己妄念浮雲所障,自性之智似不朗現,其實仍光明如昔。自性中有妄念,等如天空中有雲耳,遮不住日月本身之明。見者自見暗與明有異,由於分別比量,故現境如此。

「善知識,智如日,慧如月。智慧常明,於外著境,被自念浮雲蓋覆自性,不得明朗。若遇善知識,聞真正法,自除迷妄,內外明澈,於自性中,萬法皆現。見性之人,亦復如是。此名清淨法身佛。」

  善知識,智者以譬喻得解,但不可隨言執實,得解便算,達到開自己佛知見階段。今之言智,就比天空中之日,慧就比天空中之月。日月雖二,俱是能發光而照,作用不同,故智是體,慧是用,總離思惟量而後呈現的自性了知體。體不離用,體用一如者,智慧是也。天空比自性,天空中日月明照不歇,自性中智慧常明。若果念起趣向,於外境上有念,念上起愛憎取捨,有無先後之二見,是謂於外著境。此之妄念比之浮雲,浮雲是周流不定,妄念是倐起倐滅。有時自性念起,被自念浮雲蓋覆了自性一面,則有不得全體明照之現象,見外不見內,或上明下暗者。若遇善知識,聞真實正法,言下自念自除迷執妄念,則內外明徹,恢復本來淨相,於自性中,萬法皆現。此遇知識聞法,自除念之比喻風吹雲散恰好。見性之人,其境况有如此者。如是認知此自性體用,了了自性自見,即是皈依自性清淨法身佛。此之自性清淨,能含萬法而不染,便名清淨法身佛,其義如此。

「善知識,自心皈依自性,是皈依真佛。自皈依者,除卻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諂曲心、吾我心、誑妄心、輕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見心、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。常自見己過,不說他人好惡,是自皈依。常須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見性通達,更無滯礙,是自皈依。」

  說到自皈依清淨法身佛,即是自性皈自己本性,所言自心皈依自性是實。如此皈依者,皈依真佛,不是假佛。自皈依者,念念自性自見,妄不起,即是除卻自性中浮游之雲。其浮游之雲,就如自性中的種種心念,如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諂曲吾我、誑妄、輕人、慢他、邪見、貢高及一切時中屬於不善之行,盡除卻。常時見到自己之過失,不說他人之好惡,這是自皈依的表現。外面常要謙下其心,不要自視高舉,普行恭敬一切人,即是見性通達。若見性有礙,不會做到謙下恭敬的,所以如此能做到謙下普敬者,見性已無滯礙可知。至此便是自皈依的實際作用已明了。以下報身之自皈依,意義同此。

「何名圓滿報身佛?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滅萬年愚。莫思向前,已過不可得;常思於後,念念圓明,自見本性。善惡雖殊,本性無二。無二之性, 名為實性。於實性中, 不染善惡, 此名圓滿報身佛。」

  甚麽叫做圓滿報身佛?圓滿報之義,即是自智本身,智是能照之光體,以明為性。今譬如一燈獨照,能除千年黑暗;一智現前,能滅萬載之愚迷。靠知此智之作用,由真如自性起念,念即是用,性即是體,由體起用,念念了了自知自見,分明不昧。莫思量向前,念著事境如何如何,起其追溯之心。同時知道已過去不可得,此後已念念常知,即是常思於後。如何可
以做到念念圓明?衹有自見本性,不思於後。不論向前或今後所有善惡等事境,雖萬別千殊,而所思引起之思量心,與不思量之本性,固無有二體。此無二之性,名為實性。於此實性中,如如不動,雖有善境惡境,而本性不染善惡,固自圓滿無缺無欠,正體如此,是名報身。以自見本性,安居實際不動不染,圓滿正體之體用如一。自智本身如此,是名圓滿報身佛。更有報身之意義,須知在作用上,顯然用不離體,仍當了了自知,此自知之念便屬報身。

「自性起一念惡,滅萬劫善因;自性起一念善,得恆沙惡盡。直至無上菩提,念念自見,不失本念,名為報身。」

  以上真如自性,體也,即法身;真如自性起念,用也,此念即報身。本念本身,念念自見不失本心,不走作,便是正報體用,故曰圓滿報。猶言圓滿真如妙用之心念體耳。此本念之重要,人人可以審知。如自性起一念惡,居然滅萬劫善因;自性起一念善,即能令恒沙惡盡。若能知此,既不作念惡固好,亦不作念善更妙。由此之後,直至平等覺位,至佛地位,念念自見,不失本念,即名報身。如前說義,大可領略。

「何名千百億化身?若不思萬法,性本如空,一念思量,名為變化。思量惡事,化為地獄;思念善事,化為天堂。毒害化為龍蛇;慈悲化為菩薩。智慧化為上界;愚癡化為下方,自性變化甚多,此名千百億化身佛。」

  甚麽叫做千百億化身佛?皆由上二身一體而來,若不思萬法,性本如空,此即自性法身佛;自性起念,念念自見,不失本念,此即自性報身佛;一念思量,名為化身佛,仍由自性起念,而一念思量名為變化也。如思量惡事,化為苦趣之地獄等;思量善事,化為各界天堂。如起毒害之思量心化為龍蛇動物;其起慈悲思量,則化為菩薩矣。其一念思智則化上界;一念落愚即化下元。此舉自性之起心動念變化甚多。總由念而思,其不守本念,捨自見而見其他者,皆成變化體用,此名千百億化身佛,意義甚明顯也。若不思量,便是報體。

「迷人不能省覺,念念起惡,常行惡道;回一念善,智慧即生。此名自性化身。」

  凡夫愚迷,不能省察自心,自念而覺悟,致念念起其惡念,常行於惡道中,仍屬自性化身。倘若回一念善,智慧即生,此名自性化身佛。衹是惡與善之思量心體,從失本念後,變生之心念本體,得名化身,其意義可知。

「善知識,法身本具;念念自性自見,即是報身佛;從報身思量,即是化身佛。」

  此自身本具自性三身佛,既已知曉,當自皈依於自色身,自皈自性,方不錯誤。

「自悟自修自性功德,是真皈依。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宅舍,不言皈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識自性佛。」

  要妙之點,切須自悟,悟要真悟,更須自修,修要真修。依真正法,修自性功德,內心謙下,外行普敬,是真皈依。豈是皮肉之色身作佛?色身猶如舍宅,不言皈依,舍宅之主人翁,方是可皈依。要識主人翁,乃悟自性本具三身,亦即是識自性佛。所以自心皈依自性,是真皈依。皈依自性佛,最真不過。此之傳授,由五分法身香始,經無相懺悔,發四弘誓願,
授無相三皈依戒,識一體三身自性佛。一線傳來,不出自性頓教法門。以言戒體,無相為體;以體言法身;以用言報化。體用不二,體用一如。性為體,心為用,心性不二,一如體用亦可悟知。此說分明,未曾隱匿其正法,可謂時節因緣。大眾珍重。

「吾有一無相頌,若能誦持,言下令汝積劫迷罪,一時消滅。……

  有一首從體之頌,直指性體,若能體會者,誦持者,言下今汝積劫迷罪,一時消滅,知體之可貴如此。

頌曰:

『迷人修福不修道,衹言修福便是道。

布施供養福無邊,心中三惡元來造。

  凡是不悟自性,從性而修之人,都謂之迷人。迷人無智慧,但解修福行善,未可厚非。奈何不修正道,以為修福行善便是修道。道之意是在人心。但行善耳,意其如此,便算。於是去惡行善,作種種布施、供養三寶,下及平民,得福無邊,故未可厚非者。足為善因感善果報,仍受善趣生死輪迴而已。所以五祖謂:「終日衹求福田,不求出離生死。」出離生死要修菩提自性,自修自性功德,與求福有別也。况且迷人衹知修福。不造諸惡尚可;若一面修福,心中不免惡念横生,常行惡道,三惡元來不斷的造出,云何可以出離生死三途?欲得出離生死,非從修道的自性自修,自性功德不為功。此品以懺悔為名,意在點出從體而懺,而後可以滅罪。此偈說明修福還修福,衹得福報,不得滅罪。罪要息除罪相之念,懺須自性真懺,然後方可滅罪。如此互相發明者,主旨是不復作業。

擬將修福欲滅罪,後世得福罪還在。

但向心中除罪緣,各自性中真懺悔。

  打算者自打算,因果不昧。迷人意以為修福行善,將此可以抵消罪業,而罪業可滅,不再為苦報之患矣。殊不知現生修福行善,後世得福,此一定之歷程;但前已造罪,不因今之修福行善而消滅,其罪還在,福報去後,苦報繼來。就因為心中之種子陰影根本未曾放捨,仍用此思惟體,妄想修福行善,代替作業造罪,其心念作用一樣不淨,思惟心體一樣未曾徹底空得,本來之實際理地未見到,如何可以滅罪耶?有就有方法,但要知向心中除去作福作罪之緣慮心,以為作業之因緣。既除完全思量,歸於無念心體,用自本念,念念自見自心,本來清淨。如是空淨,實際本來如此,非假今時之造作觀念,令其如此。如此體會,各各向自性中真的懺悔,更不復起念,更不復作業,是為真懺悔,是為無相懺悔,是為向自性懺悔。此懺悔法之特效,而為最正法門,亦可憬然悟矣。

忽悟大乘真懺悔,除邪行正即無罪。

學道常於自性觀,即與諸佛同一類。

  諸位既能憬然而悟,得此大乘的真懺悔法,今後行履,衹如是去,除邪行正,念念自見,即無有罪相。無念即無起,無念即無作,無念即無罪。一切福業,不動業,亦皆如是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從體起用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學道之人,常時於自性自見的觀法,即是與諸佛同一見證。直可謂同佛一道超九界獨尊之無上平等的大覺類,不是居於愚迷類了。換言之,即同成佛矣。故前曾說過:「悟無念法者,萬法盡通;悟無念法者,見諸佛境界;悟無念法,至佛地位也。」欲學無上菩提,成佛作祖,捨此無念法的,念念自性自見,體用一如方式,別無正路,故歷代祖師切囑者。

吾祖惟傳此頓法,普願見性同一體。

若欲當來覓法身,離諸法相心中洗。

  從上以來,默傳吩咐,不得匿其正法,是吾宗祖師,惟獨傳授此頓法,使學道者,不致走遠跋涉,且不能歸家,指出捷徑到家在望。所以現在普願一切大眾,都見自性,同佛祖一體自性,沒有凡夫與佛,妄想與性的分別。入一相門來,一相無相,即是實相,無相為體故,謂見性者,自同一體,切願之矣。現在大眾,當下會得固好,若欲大眾當來處,覓得法身,即就起念處勘破,所謂惡來善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邪來正度。此當來處,覓得自性,即是當下見法身,便是離諸法相。心中念念自淨,自見本心,為洗除邪念,行於正念的頓法。若欲當來見性,今言下尚未自見者,是為錯過機緣輩,廣設方便而說明之。亦從離一切法相可修可行者,但心中自淨,念念自見便得。又諸法相者,邪正善惡罪福有無等是也。法本無相,是法實相,即見法性矣。簡單的而言之,此四句頌明祖師意,吾祖歷代以來,惟有單傳此頓教法門,志在普令有情,得見自本性,同成正覺。同此一體三身自性佛,平等平等。希望當來欲識法身者,遠離一切法相,徒尚外表形式之不當。但向心中自性自淨,便能達到覓得法身之目的。「祖師意」元來如此。

努力自見莫悠悠,後念忽絕一世休。

若悟大乘得見性,虔恭合掌至心求。』」

  大家既明祖師意,應該努力自見自性,不要等閒空過。倘若一息不來,後念忽絶,呼嗚哀哉,一世休矣。那時仍未見性,悔之晚矣。若悟得此大乘頓教法門,得見自性者,真不知宿生慧根培植,古佛再來,方得聞之。應意存寶之,世間希有。故凡有見聞,應虔誠恭敬,合掌以至心求此。此法求見性,求成佛者,不達目的不休,是為至囑。

師言:「善知識,總須誦取,依此修行,言下見性,雖去吾千里,如常在吾邊;於此言下不悟,即對面千里,何勤遠來?珍重!好去!」一眾聞法,靡不開悟,歡喜奉行。

  六祖說:善知識,大家總須念誦,知其頌意,依此修行頓教法門,能在此言下見自本性者,不論現在當來,雖去吾千里,亦如常在吾邊;若於此頌言下不悟,即對面千里,何用勤懇由遠道來此哉!大眾珍重,好好地去,自修自見吧。當時一班大眾,聞此希有之頓法,無一不開悟。悟知自性自見,別無法門。歡喜之至,信受而奉行之。直至於今,吾人亦然。

  講此品竟。

  上來講述〈懺悔品〉竟,提要如下:

  (一)本品意旨段落分清,計有五段,復加頌意,敦勸至為明白。初說自性五分法身,尤以解脫知見最為重要。吾人讀之,自己知見即得解脫,不復滯限於某些知見上,作為圓滿至極,囿習得除,真是快慰平生也。

  (二)無相懺悔,標宗以無相為體,懺從自體懺,悔須自體悔。一切法皆從自性起,何等直截,非此懺悔無由得淨,是真懺悔,斯吾信矣。

  (三)四弘誓願,自心眾生及煩惱,要真度、真斷;自性法門要無盡的誓學;自性無上即平等的佛道,要真學、真成。全是的解。

  (四)授自性三皈依戒,以自心皈依自性,是自皈依,以更不皈依餘道。自性三寶常自證明為戒,點出自皈依自性覺、正、淨為三寶。而所云兩足尊,離欲尊,眾中尊,尤為特色,亦是真義。

  (五)一體三身自性佛,於自色身中,皈依主人翁。說明三身,一性本具,三身自性即是佛,真是曠古未聞,是誠希有,至足開頂門眼之偉論也。

  (六)末頌出祖師意,婆心片片。字字慈悲,讀誦者,不得見性,不自修行,未免有也。然尤有當來覓法身之輩,根有利鈍,機緣自異,又何惜哉!

    提要竟,為之頌曰:

  上大人,善惡忘,能所冺,心源淨。

  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。

    且道:

  雲横青嶂眉峰現,水注黃河天上來。

  水洗不清離法相,思量盡處見雲開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