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品大旨提要

  本經講釋已於今夕圓滿,再將十品大旨提要演說如次:

  初、〈行由品〉:乃顯示六祖自行悟道,及演說無上法之由來,實是慧根宿植。今次機緣成熟,聞經悟道直謁黃梅。然後經過十五載,韜光養晦,方出世為人說法。傳佛心印,證無所得,如是無念法行,自他雙方俱獲善利。說理實際亦屬無自無他。因已悟知摩訶般若波羅蜜,自性智慧究竟極量,一切本無故。能任運無住而明本心,知其真妄,不落有無,亦非取捨,不賢不愚,離迷離悟,為過量人,成真如用,通佛祖心,說圓滿了義,不離自性。隨問隨答,全用即智慧體,全體即真如用,通達無礙,如日處空,自行也好,化他也好,其來由總不離乎此也。

  次、〈般若品〉:說明眾生本具般若,又名自性智慧,即人人皆具,各各現成的自己覺知之心。其本體分上為不可自知自見,言說比方得出的真實性,但從作用方面顯示有如此之自性智慧,其實亦屬本無者。以人人都心常迷,不能發覺,則是不知有此事,也須要假仗善知識,指示引導,而得見性,始謂之悟,不復心迷也。悟此法者,智慧常現,不離自性,就叫做無念無憶無著,不起誑妄,歇下思惟,用自己真如性,以智慧觀照於當前一一諸法,不取不捨,便得名為見性。而見性之人再進一步,須知若以全仗外善知識,便得解脫,這是錯的。要明白自己心內也有善知識,正是自己教導自己,始得真切受用自在耳。

  三、〈疑問品〉:顯出悟入宗門之要妙處,在人能起疑情,若不解自起疑情,卻同無情之木石矣。有疑即有悟之機會,疑解義明,謂之悟。所以道,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。今由韋使君設問,兩般疑情,恰當吾人所欲知之心裏情况一樣。看六祖本其所悟之義理,一一開解,另有所指,呈出說通之作用,令人們知心為一切法之所依,不論為佛,為眾生,為國土,總不出乎一心。從而明義證理,實屬本無,安可執取而生愛著?須知認證自己體用為悟之本,思惟心意乃其末耳。從末梢上誤認以為自己心體,乃忘其本,只知現前的知覺分別,存在為實者,乃取前塵緣影為自心相之錯認,覺察其愈追愈失原來心知作用,更不知此心知作用實無有體,而况思惟乃由心知作用上變化出來的妄情?心體尚非實有,誡不可執,况思惟之妄情?允宜放下明矣。但六祖之言教,由本心地而發出,亦應依據信實執持乎?曰:亦不可執。六祖自己亦謂:皆是隨方解縳,方便之談。若執為實,真是三世佛寃也。務以自己明白本心為要。有一種人,自謂已學佛,執取經教聖言,當作自己見解,實則自己本分之大事未明,生不知生之意義,死不知死之去處,自己且不了解自己,常懷貢高,我慢輕人,誇己學問淵博,或居教授學者,地位學識豐富,看不起出家人,譏他們未有學識,這是最要不得。你不曾學佛猶自可,若已學佛,尤應知所自處,何竟終日向外馳求?得失愛憎之心競起,求財享受之念特勝,當然同屬凡夫地。要尋求覺悟之方,不要捨本遂末,終日研究名相,肯為愍此輩,乃我六祖留下言教垂訓,婆心千古不磨滅,而尤有教人入佛切不可先讀《壇經》者,真不知所謂也。此品祖師囑其聽眾,有疑即問,為之決疑。句句說來悉皆通達真理,乃謂之真如用,換句話,即是說通二字耳。

  四、〈定慧品〉:乃繼〈般若品〉後,發明不二之旨,說體用是整個的,不可分為,即是不二。用為體之用,體乃用之體,先明白此旨,乃知定慧只是一體,不是二。一反世人之見,以為守實一處不移,名為定,即釘住不動的情景,哪有此事?又以用意識分析事義,而有條貫有次序,詳悉清楚明白這個事實表現,就叫做智慧了。這是世俗之見解,不是佛經祖意,並且截分定慧為兩樣事義,不知體用之理,更不知是一不是二。須知祖意不可執謂先慧後定、先定後慧之次第,實無此之先後次第的。要人們明白設燈光一名詞,而譬解定慧不二之論義,結果宣說一行直心為入用不二法門,吾人遵而行之自能達定慧一體之實際證驗也。

  五、〈坐禪品〉:六祖之意另有解釋,以心念不起名坐,自性不動名禪,但解如此,一切時中總是禪。故不注重於打坐,又不偏重於看心,更不揀取淨念,不起心為淨境之禪相。用心即用功,怎樣用?總要一切處無心,便名無念行;而智慧炳然,於一切法不取不捨,又成般若行之名義一樣。故謂此無念法中,無障無礙,外於一切善惡境相,心念不起名坐,而了了自見自性不動不搖名禪,如是乃名坐禪云。

  六、〈懺悔品〉:懺者懺其前愆,悔者悔其後過,則是正勤之工夫。《淨名經》謂:「說悔先罪,而不入於過去。」但明白罪行之作業相,皆由心生,心本無心,罪亦不在。所謂「心亡罪滅,兩俱空」是也。六祖云:「此心本淨。」乃實無有垢淨之相,無垢無淨乃名真淨。此即自性五分法身,自熏自習,名為無相懺悔,我們要識得依理而行。此《維摩經》〈弟子品〉中優婆離章,亦可參考。而六祖一開首云:「此事須從自性中起,一切時中,念念自淨其心,自修其行,見自己法身,見自心佛,自度自戒。」莫向外有所圖,莫被愚迷憍誑嫉妒染,莫隨思念繼續其心,不知放捨。教導自發四弘誓願,皈依自性三寶,自己識得自身本具一體三身自性佛,然後但依教奉行無念法,則積劫迷罪一時消滅。

  七、〈機緣品〉:機有時機、當機之義,連在一起,乃成機緣,謂機感緣至是也。當機指人又有頓漸之根;緣有法緣、時緣、處緣、人緣。人緣即師資之緣份,法緣即所教受之佛法,人法時間配合得宜,便是機緣。緣又可作緣由,解當機之得悟緣由,錄出來,乃名〈機緣品〉云。今明各人有其機緣而開悟,六祖說通方便,一言之下,令皆悟入自佛知見。妙在說法者,無法可說,終日說而未嘗吐一字一義,是謂不與法縳,令聽法者不起求法解脫之心。則成明眼底人,具有解粘去縳手段。且看品裏列舉各大德有先已自悟知有此事,未臻玄奧者;有情滯迷封,固執牢守者;有誤解佛祖意旨,自行自是者。只憂你不來問法,不憂你不豁然大悟者也。讀此品知為本經之眾成就證信,亦所以知六祖之妙用恒沙,為不可思議耳。

  八、〈頓漸品〉:標明法無頓漸,根有利鈍,故名頓漸,有以為凡事皆由積漸而至者,此正是漸根之謂也。今六祖之意旨,乃在一悟永悟,一決一切了。縱說明爾許多言句,尚不能體會祖意所在,非漸而何?洞宗之《寶鏡三昧》云:「根有頓漸,緣立宗趣,宗趣分矣,即是規矩。」六祖謂:法本一宗,無念是也。法即一種,見性是也。法本無法,何以安名頓漸?則因人有利鈍之根,見性有遲疾之故。此是當前現實之事義,不關法的本身之事,如何更謂法有頓漸?實未體會得六祖意旨,猶自以為確實如此者。現在之人所執如此甚多,宜深味之。六祖說名頓漸,亦猶《金剛經》之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三句義之轉語耳,全屬方便之談。若悟自性,亦不立菩提涅槃,亦不立解脫知見,而况頓漸乎?此則宜根據無法可得,方能建立萬法,是祖師直指所在。若解此意,亦名佛身,亦名菩提涅槃,亦名解脫知見,真義朗然。

  九、〈護法品〉:原為國朝崇敬之事蹟,以明當道擁護佛法三寶之大願表現,在佛世時早已有此,今六祖亦不例外。竊謂此《壇經》有兩位特出人物,一是玄策,一是薛簡。玄禪師則以出家悟道,力行護法工作,向外發展以曹溪六祖為中心對象,到處不忘曹溪頓教。薛內侍則已早聞聖教,深入名相,未得歸宗。以國主機緣,乃使見得悟。間接傳言,被及中宗武后,京中諸仁而獲知有南宗頓教法門,因以在京邑奠定後期南宗盛行北化之基礎。自己直接聞法,言下得悟知自性,只是六祖寥寥數語云:「汝若欲知心要,但一切善惡,都莫思量,自然得入清淨心體,湛然常寂,妙用恒沙。」云,這般最簡捷最要妙的法語,授之薛簡,傳語兩宮,遂起信敬,是外護之人緣也。

  十、〈付囑品〉:付記其一生行證、說法之經驗結果,囑諸門人負起自覺覺他責任,如荷擔如來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,傳持流布,莫令斷絕,以此為累故。又經末多有「囑累品」,今《壇經》雖非佛說,但是祖師說亦仍之。所說之法義,自始至終不外融體用於不二,使眾生悟知自心即佛,莫向外求。說教法,定宗旨,都為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縱說盡三科法門、三十六對法,出入即離兩邊,究竟二法盡除,更無去處,便顯理性,真不落二邊,反映自己之覺,亦不隨二邊之見,乃成中道義。此中道義,即是心法之體用,義的表達,而心法本身依理實際,無心亦無法,故一切本無。而換句話,謂此心本淨,無可取捨,其道無二,其法無二,其心無二,其道清淨亦無諸相。說了就算,切莫追究。覓即知君不可見,了不可得故也。又再叮囑不可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,而於道性窒礙。又若聽說便算,不自修持者,亦復不對,令人反生邪念。故必要依法修行,是如《金剛經》之教示,離四相度眾生,不住相行布施等工作,成就自行化他之福慧二嚴,乃云無住相法施也。又謂汝等若悟,依此法、依此用、依此行、依此作,即不失本宗,本宗云者,無念是也。又指一相三昧、一行三昧為用之所由出入。一行乃明體之行門,入門要務,以識眾生即佛。眾生非別,乃自心是也。自心即佛,直下承當,更勿狐疑,外無一法而能建立,皆是本心生萬種法。故知心迷佛眾生,心悟眾生佛等義,即生佛不二,在每人身上,直指出各人之當前用心之體性,覓即了不可得者,是即清淨心體。一行三昧,就是如此體會而行致果的。一相三昧乃明用之行門,即於一切法不住,不是就此算了,便要起行,於彼相中不生憎愛,不念利害成壞等。自己享受也不講究,所謂不取不捨,安閒恬靜,虛融澹泊是也。可惜沒有人照做,想在當日,以古例今,見諸本經云:「今再囑汝,令汝見性。」此句最後微言,吾人誦之感入深心,今古同境也。

  今已講畢各品大旨,且將禪要作一統括性之報道,俾眾周知明白禪的意義,可以橫判豎攝,一切教宗,故有重為錄出之必要。

  以禪攝盡一切佛法,乃成為從俗諦方面佛事門中的看法,是橫判的代表,有唐世圭峰宗密禪師作始,即五味禪之判釋是也。茲再重述之,想大眾在初期聽過了,已忘得一乾二淨。他是這樣說的,五味禪謂:

  帶異計(即指異生所依靠之虛妄分別作用)以欣厭而修者,是外道禪(謂情異計執邊見而起,六妙觀之下厭苦粗障,上欣淨妙離而發意修禪者)。

  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,是凡夫禪。

  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,是小乘禪。

  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,是大乘禪。

  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,元無煩惱,無漏智性,本自具足,此心即佛,畢竟無異,依此而修者,是最上乘,亦名如來清淨禪,亦名三昧,亦名真如三昧,為一切三昧根本。若解念念修習,自然得百千三昧,達磨門下輾轉相傳者,便是此禪也。

  從禪的本位如實看來,中國接受了禪的教法,就得引用太虛大師民國卅二年的演說,有〈禪成為中國佛學之特質〉一篇,以豎的歸納看法,一目瞭然,有足取者。

  (一)依教修心禪大別有四類:

     甲、安般禪—修息道。

     乙、五門禪—同五停心。

     丙、念佛禪—專念佛號。

     丁、實相禪—依義入。

  (二)悟心成佛禪—自達磨初祖至六祖的傳承屬之,乃倡超教之頓悟自心,即成菩提是也。

  (三)超佛祖師禪—六祖以下一花開五葉,不落階級之祖師禪,各家之創立宗教上首屬之。

  (四)越祖分燈禪—五家二派,越來越妙之教風,不止超佛,乃至越祖,真是語氣縱橫自在,而傳持不絕之繼承祖燈,在本燈不息,分光無量而各自分化者。

  (五)宋元明清禪—禪之發展到越祖分燈,已歎為觀止。到宋元明清時代則別具一格,從事提倡者有四特點:甲、公案之拈頌。乙、話頭之參究。丙、倡禪淨雙修。丁、主宗教融和。

  (六)近代的禪—只有復興的趨勢,無實證之人才,有提倡之巨眼,無繼承之宗匠。雖然知道一切宗派都可以禪為基本,而修學與各宗派之法門兩不相礙,但未見其人。在歐美,只得日本人提倡三言兩語的見解,未能曲盡其妙,更發不出甚麽作用。故應依中國的《六祖壇經》,輔以各尊宿語錄的譯著,而須多為宣揚,等人之自悟,然後始得人才擔荷繼續耳。

  此中附帶說說禪要,是作為簡略的報道。下邊有〈略明五家宗義〉的補述,以明祖師禪的說通實况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