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明五家宗義

  上面已將禪的要點橫豎融貫諸宗,說明了大概,則五家在祖師禪裏面,是如何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的語氣和方法,又在各家之開宗上首的智慧運用上,各呈各的方便施設,有待於略為舉出,使今日各位,從實際方面的勝義諦中,知道如何表現自心之體用的頓教法門,仍不出六祖《法寶壇經》之義理範圍,所以終日言性言心,若不明白體用,則以為是兩件事義,實則性就是體,心就是用,體用不二,則性與心亦不二可知。故五祖謂:「須得言下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不生不滅,於一切時中,念念自見,萬法無滯。一真一切真,萬境自知如,如如之心,即是真實。」這便是真諦的一面說法,而六祖謂此宗:指授即無,但靠自悟,惟論見性,不論禪定解脫者。此下五家之宗義,亦本乎此,惟論見性,不依禪定解脫的真諦方面立言。而自知一切本無故,能縱橫自在。而實際一法不立,方能建立五家宗義,原來如此的。《六祖壇經》所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而謂實無一法與人,有則為誑汝,但且隨方解縳,假名三昧耳。如是在五家宗義表現得最切實,最落力,應用隨作,應語隨答,普見化身,不離自性;動用三十六對,出語盡雙,究竟無二法盡除,更無去處,名外不著相,內不著空,是見性之人一代傳一代的法則。看了五家的宗義,接引門風,各有一套,大致都是不離這本《壇經》的義理所宗的。吾人講完《壇經》,尤不可不略明五家宗義,而溯本窮流,祖燈連綿,流布將來,毋令斷絕之受持付囑,始有表見云爾。茲將五家之宗義略為舉出,名之曰略,當然有餘不盡,以俟高明之窮源盡性,博覽尋根,是所厚望。

何謂五家?

  上邊講《壇經》之日,已有叙述,由初祖至六祖,六祖以下承有系統表,五家之名稱已附在表內。今次重複述來比較詳悉,知五家之源本,由南嶽懷讓與青原行思之兩大法系,流演成為五家,餘祖無與焉。

  一、臨濟宗

  六祖下一世懷讓,傳二世祖馬祖道一,一傳三世百丈懷海,海傳黃蘗希運,運傳五世臨濟義玄,成立了臨濟宗。

  二、溈仰宗

  由三世百丈懷海傳四世溈山靈祐,祐傳五世仰山慧寂,成立了溈仰宗。

  三、曹洞宗

  六祖下一世青原行思,二世石頭希遷,遷傳三世藥山惟儼,儼傳四世雲巖曇晟,晟傳五世洞山良价,价傳六世曹山本寂,成立了曹洞宗。

  四、雲門宗

  由二世石頭希遷,傳三世天皇道悟,悟傳四世龍潭崇信,信傳五世德山宣鑑,鑑傳六世雪峰義存,存傳七世雲門文偃,成立了雲門宗。

  五、法眼宗

  由六世雪峰義存傳七世玄沙師備,備傳八世羅漢桂琛,琛傳九世清涼文益,成立了法眼宗。

何謂七派?

  五家又稱五派,就是上邊的臨濟、溈仰、曹洞、雲門、法眼。後來加上了臨濟下十二世黃龍慧南,成立了黃龍派,十三世楊岐方會成立了楊岐派,並名禪宗的七派,實則只有五家而已,今此兩派不復叙述。

五家祖師

  (一)臨濟和尚諱義玄,曹州南華邢氏子。幼負奇志,及剃落,便慕禪宗。首參黃蘗,次謁大愚。肋下三拳,面門一掌,由是記莂。後於唐末開法河北,鎮州城東西隅,臨滹沱河側小院住持,恢張玄要,建立主賓,照用同時,人境俱奪。晚得三聖克紹其家。赫赫聲光,流遍天下。一時諸方皆共推之為臨濟宗。唐咸通八年四月十日示寂。

  (二)溈山和尚諱靈祐,福州長溪趙氏子。年十五出家,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,剃髮於杭州龍興寺,究大小乘教。二十三遊江西,參百丈。丈一見許之入室,居參學之首。一日侍立次,丈問:「誰?」曰:「某甲。」丈曰:「汝撥爐中有火否?」師撥之曰:「無。」丈躬起深撥得少火,舉以示之曰:「汝道無這個,聻!」師由是發悟,禮謝。蓋向火爐灰裏了明大事,淨瓶踢倒贏得溈山。於是木食澗飲者十餘年,始得仰山,相與振興其道。父慈子孝,上令下從,故諸方稱曰溈仰宗。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示寂。

 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,韶州懷化葉氏子。年九歲於廣州和安寺投通禪師出家。十四父母取歸,欲與婚媾。師不從,遂斷手二指,跪至父母前,誓求正法以答劬勞。父母乃許,再詣通處,而得披剃。未登具,即游方。初謁耽源,已悟玄旨。後參溈山,遂升堂奧。因問溈:「如何是真佛住處?」溈曰:「以思無思之妙,反思靈焰之無窮,思盡還源,性相常住,事理不二,真佛如如。」師於言下頓悟,自此執侍,前後盤桓十五載。溈山一日謂仰山曰:「汝須獨自迴光反照,別人不知汝解處,汝試將實解獻來看。」仰曰:「若教某甲自看,到這裡無圓位。亦無一物一解得獻和尚。」溈山曰:「無圓位處,原是汝作解處,未離心境在。」仰曰:「既無圓位,何處有法?把何物作境?」溈云:「適來是汝作這麽解,是否?」仰曰:「是。」溈云:「若恁麽,是具足心境法,未脫我所心在。元來有解獻我,許汝信位顯,人位隱在。」師於西秦茂貞辛亥,示寂於韶州東平山。

  (三)洞山和尚,諱良价,越州会稽俞氏子。幼從諸暨五洩披剃,首謁南泉,次參溈山。於南陽慧忠「無情說法」話有疑,及造雲巖晟處有省,復因過水睹影乃大悟。承晟記莂後,於唐大中末開法於筠州洞山。權開五位,善接三根,大闡一音,廣弘萬品。橫抽寶劍,剪諸見之稠林;妙協弘通,截異端之穿鑿。晚得曹山,深明的旨,妙唱嘉猷,道合君臣,偏正回互。由是洞上玄風播於天下,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曹洞宗。咸通十年三月七日示寂。

  曹山本寂禪師,泉州莆田黃氏子。少業儒,年十九,往福州靈石出家。廿五登戒,尋謁洞山。山問:「闍黎名什麽?」師曰:「本寂。」山曰:「哪個聻!」師曰:「不名本寂。」山深契之。自此入室,盤桓數載,乃辭去。山遂密授洞上宗旨。復問曰:「子向甚麽處去?」師曰:「不變異處去。」山曰:「不變異處豈有去耶?」師曰:「去亦不變異。」遂造曹溪禮祖塔。自螺川還止臨川,有佳山水,因定居焉。以志慕六祖,乃名山為曹山。於天復辛酉六月十六日示寂。

  (四)雲門和尚諱文偃,嘉興張氏子。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師出家,首參睦州,發明心要。次見雪峰,得承記莂。後開法靈樹,次遷雲門。一生氣宇如王,晚得德山密、洞山初、香林遠、巴陵鑒,其道大振,天下望風而化,咸共推之為雲門宗。乾和七年四月十日示寂。

  (五)法眼清涼和尚,諱文益,浙江餘杭魯氏子。七歲落髮。首參福州長慶,次謁地藏,發明心要。承記莂遊臨川。初開法崇壽,後住金陵清涼,大振玄沙雪峰之道,諸方推為法眼宗。周顯德五年七月示寂。

  上邊的五家宗主略歷經已明悉,其五家宗義,分述如次:

臨濟宗義十六款

  (一)四料揀:於人境上應用予奪,對機有四方便,故云料,料即資料,乃當機之資格根性,辨別其為何種耳。然後擇法,應予應奪,故云揀也。南院問風穴:「汝道四料揀,料揀何法?」對曰:「凡語不滯凡情,即墮聖解,學者大病。先聖哀之,為施方便,如楔出楔耳。」

  (二)三句:若人於第一句會得,堪與佛祖為師;第二句會得,可與人天為師;第三句會得,自救不了。

  (三)三玄三要:一句中具三玄,一玄中具三要。三玄謂得意、忘言、親切。三要謂於無取捨中薦取;於無漸次中明漸次;無得失中示得失。

  (四)四喝: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;如踞地獅子;如探竿影草;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。

  (五)四賓主:謂賓看主;主看賓;主看主;賓看賓也。

  (六)四照用:先照後用;先用後照;照用同時;照用不同時也。

  (七)四句:接初機底句;辨衲僧底句;正令行底句;立乾坤底句。

  (八)三訣:第一訣,珊瑚枝枝撐著月;第二訣,萬里一條鐵;第三訣,百草頭邊俱漏洩。

  (九)十智同真:一、同一質。二、同大事。三、總同參。四、同真智。五、同徧普。六、同具足。七、同得失。八、同生殺。九、同音吼。十、同得入。

  汾陽云:「與甚麽人同得入?與誰同音吼?作麽生同生殺?甚麽物同得失?阿那個同具足?是甚麽同徧普?何人同真智?孰與總同參?那個同大事?何物同一質?還有點得出底麽?」

  (十)十八問:一請益。二呈解。三察辨。四投機。五偏僻。六心行。七探拔。八不會。九警擔。十置。十一故。十二借。十三實。十四假。十五審。十六徵。十七明。十八默。汾陽云:大意除實問黙問為難辨,須識來意。餘者總有時節,言說淺深,相度抵應。不得妄生穿鑿,盡學人偏僻言句;或蓋覆將來辨師家眼目;或呈知見擎頭戴角,一一識之,盡皆打卻。衹為當面識破,或貶或褒,明鏡當台,是何精魅?孰可現形避得過?更未見到任何妖狐,能隱其本形瞞過也。

  (十一)三關:這是黃龍慧南設的,常以問僧人云:「人人盡有生緣,上座生緣在何處?」正當問答交鋒,卻復伸手曰:「我手何以佛手?」隨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,卻復垂腳曰:「我腳何似驢腳?」此三關三十年來無能契其旨者。有問其故,師曰:「已過關者,掉臂逕去,安知有關吏?從關更問過否?此未過關者也。」

  (十二)十六題:一、識自宗。二、死中活。三、活中死。四、不落死活。五、背捨。六、不背捨。七、活人劍。八、殺人刀。九、平常。十、利道拔生。十一、言無過失。十二、透脫。十三、透脫不透脫。十四、稱揚。十五、降句。十六、方入圓。

  (十三)三獅:汾陽有獅子句,約有三種:一、超宗異目;第二、齊肩共躅;第三、影響音聞。此中超異者,見過於師;齊共者,見與師齊;影音者,野干倚勢,異類何分。是中又有出窟時、出窟後,欲出、未出時之分。又有入出,不出不入之別。總以獅子明體用而已。

  (十四)三印:印空、印水、印泥也。

  (十五)五門句:入門句。門裏句。當門句。出門句。門外句。

  (十六)辨驗十門:南堂示眾曰云:「夫參學至要,不出個最初與末後句,透得過者,平生事畢。或其未然,更與汝分作十門,各用印證自心,看得穩當也未?一、須信有教外別傳;二、須知有教外別傳;三、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;四、須見性如觀掌上,了了分明,一一田地穩密;五、須具擇法眼;六、須行鳥道玄路;七、須文武兼濟;八、須摧邪顯正;九、須大機大用;十、須向異類中行。此是十門辨驗,諸仁還一一得穩當也未?若只是開門作活,獨了自身,不在此限。如要荷負正宗,紹隆聖種,須盡此綱要十門也。」

溈仰宗義十款

  (一)水牯牛:此是指色類邊事及色類邊語,為過量人辦了大事,得入異類中無異念如是去也。

  (二)互換:體用主賓酬對之間位置,可自由互換。

  (三)投機:醒時說夢自有醒時作用,方算投機。

  (四)圓相因起:仰山自道於躭源處得體,於溈山處得用。按溈山既有要言,謂實際理地,不受一塵;萬行門中,不捨一法。若也單刀直入,則凡聖情盡,體露真常,理事不二,即如如佛。夫既如是而云,則所有圓相圖迹,可從實際理地中,一掃而空。故仰山閱畢,一把火燒卻。後又重錄出之,且恒用之於針鋒酬答間,正是佛事門中,不捨方便之意耳。觀圓相圖,頓獲知解,一番新面目,以得知解自在故也。就是一切知解,總用不著,大可不用,何等慶快。雖然,當於每一圖之義路,含渾不得,舉如○,又作麽生?此是拈出之用,所以為宗者是也。以手托呈了,叉手立,用畢了然,不離當體,表體用不二之宗如此。源以兩手作交拳相示之,即橫遍十方,即當體如如,亦不過從體起用之宗而已。寂進前三步,已解宗體用之三。作女人拜,行非其類,而體用則一也。謂不妨屈曲直,三是二,一之三,不異一二之三。源點頭,一即三,平等見三即一之默契,萬行不離一實際耳,寂便禮拜,故知不二不異,有勞證明,已領略過也。

  (五)圓相圖:共九十七種,示九十六種道,尚有教外別傳,知否?

  (六)附日旋三昧:共十二種,表十二時中,不離自性體用動作云為,一切處無心總是道。

  (七)施設門:十九種云:一、垂示三昧門。二、問答互換門。三、性起無作門。四、緣起無礙門。五、明機普互門。六、暗合賓主門。七、三生不隔門。八、即約明真門。九、用了生緣門。十、就生顯法門。十一、冥府生緣門。十二、三境順真門。十三、隨機識生門。十四、海印收生門。十五、密用靈機門。十六、啐啄同時門。十七、隨隨收放門。十八、卷舒無任門。十九、一多自在門。

  按此宗義,以圓相圖畫動作等,暗示體用交互無盡變化,不離當處的宗趣體用,實際本無,隨在皆得而用之,看來機而應用隨作而已,故有暗機投義海暢之稱。雖只有一百○二個,除去重出五個,歸宗的,實得體用九十七個。從無住本,立一切法,正是淨名不思議解脫境界相耳。「行於非道,乃能通達佛道。」「煩惱之儔,為如來種。」不過爾爾。夫既明知法法不離實際,事事不捨方便,語語不離宗趣,舉動不離體用,兼顧週詳,則無位而位,位亦有三:曰信,曰人,曰無位而已。其自心悟證,則用三照之名:曰燃燈前;正燈位;燃燈後。即用而照是為自用,其間分得出最初末後,中間自現,用智用識,豈有他哉!其向下事之化他作用,更無實法與人,假名三昧,皆為隨方解縳用。故亦有三三昧之名:曰無相;曰同相;曰異相而已。視其來機,則別三類:曰有情類,本來成佛者;曰異類,如今知有此事,直下承當,往來異類中,成為出色之類,亦曰色類,徧入諸道,無異念者;曰無情類,外境無情,純顯自性法而有者。類之不齊,渾則知處。分辨得清,則機緣動定互換在我類之外,就分界,界即所在之處,為所依,是界別之義。言其法一一分齊也,藉以說明境行果三:曰佛界是果相;生界是境相;魔界是行相。運動妙語,接引來機,則有三句義:曰末前句;日用句;末後句。一路相續而未離當體者,是末前句;念念自用自見,不失者是日用句;體用互收,徹始徹終,表裏無私大公至正,無別異者是末後句。燃燈而後覷著落處,三昧類界句是也。至於體用全彰,則別云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,一句緊一句,猶如一鏃破三關,看來機能忍聽得出否?頌曰:

  溈仰第一句,拋出鐵錮鏴。

  饒你點畫來,也是閒家具。(寫了又抹)

  溈仰第二句,十指相叉住。

  覿面忽呈來,交加擎亂樹。(抹了再寫)

  溈仰第三句,半箇礙人柱。

  任汝舌頭長,有味沒舐處。(不寫就無從抹去了)

  (八)宗旨偈:仰山將寂,以偈示云:「一二二三子,平目復仰視,兩口一無舌,即是吾宗旨。」按:宗是體用之宗,故云一二。一即宗,二即體用也。體用之二,並一之宗,乃成三矣。其實只要了了為一,一是本無者,這個無論如何,不能離開的,故云二三子,子者了一是也。平目,生時如此;仰視,死時如此。仍不離天王三目 ∴ 之宗體用實際者。一可說;一不可說。兩口者,生時有口有舌,能說能不說說。死去有口無舌,能不說說之說,一如不二之體用,故云兩口一無舌也。始終徹透如一,當處即寂滅,不復俟滅而後寂,生死一如,是了本無生死這般宗旨。會麽?

  (九)三照頌:謂本來照;寂照;常照也。香巖作頌云:「擬心開口隔山河,寂默無言也被呵。舒展無窮又無盡,捲來絕跡已成多。」此頌本來照者。「不動如如萬事休,澄潭徹底未曾流。箇中正念常相續,月皎無心雲霧收。」寂照也。「四威儀內不曾虧,今古初無間斷時。地獄天堂無變異,春回楊柳綠如絲。」此頌常照也。

  (十)三燃燈:仰山三燃燈,已在圓相圖中,曹山嘗發揮之曰:「燃燈前有二種:一種未知有,同於類血之乳;一種知有,猶如意未萌時,始得本物—此名燃燈前。一種知有,往來言語,是非聲色,亦不屬正照用,亦不得記,同類血之乳,是漏失邊事—此名燃燈後。只有一種正燃燈,亦只有一種—直是三際事盡,表裏情忘,得無間斷,此始得正燃燈,乃云得記。」記別之也。

曹洞宗義二十二款

  (一)參同契:石頭遷作,乃洞宗之源也。以心為宗,內傳心印,印契本心,參其同異,而契乎本心也。

  (二)寶鏡三昧:為雲岩晟親印洞山,以密授曹山者,將以定宗旨,亦以辨驗滲漏有無,為完器否耳。

  (三)五位總說:為表體用交互以成宗,仍不出寶鏡三昧之餘義。

  (四)五位圖說:此圖即說明所悟入之階次位置,以黑白互見表義。

  (五)五位正偏:同上,皆為洞山所立。以五位正偏之旨,開諭後學,曰機貴回互,忌犯當頭。嘗自作頌以發揮其義。至於應機接物,未嘗少異也。此頌即「三更初夜月明前」等句便屬之。

  (六)五相圖偈:()曹山所頌曰:「白衣須拜相」等句屬之。

  (七)五位君臣:亦曹山作。正位即空界,本來無物。偏位即色界,有萬象形。正中偏者,背理就事。偏中正者,捨事入理。兼帶者,冥應眾緣,不墮諸有,非染非淨,非正非偏。故曰虛玄大道,無著真宗,從上先德,推此一位,最妙最玄,當詳審明辨。君為正位,臣為偏位。臣向君是偏中正,君視臣是正中偏,君臣道合是兼帶語。又以君臣偏正言者,不欲犯中,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。此吾宗法要也,乃作偈云:「學者先須識自宗」云云。

  (八)五位功勳:洞山立。一、向,謂趨向也,既知有了,便乃時時趨向,所謂一刻不在,如同死人,即正中偏是也。二、奉,知有之人乃能奉重,十二時中自不與他違背,即偏中正也。三、功,前之向奉猶存取捨,尚未成功。到此渾身放下,撤手忘依,便能全身擔荷,即正中來。四、共功,諸法並興曰共,此兼中至也。五、功功,上功字是功勳,下功字是不坐功勳,功不得即無諱處,功成不處,故曰不共,此兼中到也。又說向者,喫飯時作麽生?言動靜之間,不可須臾離也。奉者背時作麽生?謂貪合外塵,違背本分也。功者,放下鋤頭時,作麽生?謂喫入正位也。共功者不得色,謂前位是一色,諸法俱隱;今位是過一色,諸法俱現,不得復成一色也。功功者,不共,謂由前有共,今則不共,非特法不可得,非法亦不可得也。

  (九)五位王子:初位實智為誕生;偏位權智名朝生;圓證最後一生名末生;道後起行名化生;功位齊泯,心佛眾生等同一際名內生。名雖有五,其實體一而已。(一)最初知有,即能頓入一色,全不借功勳,如王長嫡之子,即得灌頂為太子無疑。此與洞山之正中偏有異。洞山之意,衹是最初知有,未能頓入一色,入一色乃正中來事。故此之誕生王子,與洞山之宗旨有異而別出之。(二)只言在外朝,君臣位,非宮中所生,此王子不能知有,止事外紹之功,故不能轉功就位,正是臣種,亦名王子,與洞山之偏中正有異。以偏中正是內紹而未就位者,此是名紹而不就位者,故此之朝生王子又別。(三)言用功之久而後成者,此子遠謝一切,專事內紹,得入一色。比之誕生,則頓漸有異,及其所到一也。此與正中來亦異,此乃久用功而方入正位者,正中來則入正位而轉身者,此之末生王子又別。(四)言旁分帝化,乃轉位就功之子,古德謂為出便將軍才,即洞山兼中至。此之化生王子,乃恰巧同一位置上。(五)言長在深宮之內,此是功功之極,與父無異,體即理智一如,冥合不分之義。然猶云有父者,以子則猶守珍御,父則無家可坐,無世可興。又父則全屬無為,深不可窺,其間掛敝垂應,以代父行事者亦子也。正同洞山之兼中到位,故此之內生王子同義,此是石霜所立。

  (十)三種滲漏:滲不停水,漏不盛物,義為如此。洞山謂曹山曰:「末法時代,人多乾慧,若要辨驗真偽,有三種滲漏,直須具眼:一者見滲漏,機不離位,墮在毒海;二者情滲漏,滯在向背,見處偏枯;三者語滲漏,體妙失宗,機昧終始。濁智流轉於此。」  太陽玄云:「見滲漏,謂見滯在所知,若不轉位,即在一色;情滲漏,謂情境不圓,滯在取捨,前後偏枯,鑒覺不全,是識浪流轉,途中邊岸事。直須句句中離二邊,不滯情境;語滲漏,謂體妙失宗者,滯在語路,句失宗旨。機昧終始者,謂當機暗昧,只在語中宗旨不圓。必也句句中,須有語中無語,無語中有語,始得妙音密圓也。」

  (十一)四賓主:此與臨濟中的有別,臨濟用的宗義重點在看字,此處重點在中字。看是由己隨便一邊作主;中是可以互換體用,意義差不多。全未有主名為賓中賓,猶言用上之用,用中之用耳,即化身邊事;賓中主者,即用明心,不失本念之謂;主中賓,從體起用之謂;自性自見,見即是主,不出自性,名主中主。本具如來智德,自肯承當,貴圖天下太平,垂拱之治矣。

  (十二)三墮:曹山云:凡情聖見是金鎖玄路,直須回互。回互者,回而更相涉也,而又俱不住也。不墮凡情,便墮聖見,其墮有三:(一)披毛戴角,又名類墮。(二)不斷聲色墮,又名隨墮。(三)不受食墮,又名是尊貴墮。食者即是本分事,知有不取,故曰尊貴墮。若初心知有己事,迴光之時,擯卻色聲香味觸法之塵根界等,得寧謐,即成功勳。後卻不執六塵等事,隨分而昧,任之則礙,所以淨名謂:「外道六師,是汝之師。彼師所墮,汝亦隨墮,乃可取食。」信得及者,透脫底人也。亦是六根門頭見聞覺知,衹是不被他染污,將為墮,且不是迴向前,均他本分事。食尚且不取,豈况其餘事耶?故云隨墮。若執初心,知有自己及聖位,故曰類墮。曹山禪師言:凡墮,謂渾不得,類不齊故。凡言初心者,所謂悟了同未悟也。明安曰:類墮是沙門轉身句,乃色類中事。若不曉此意,即有所滯。直是要伊一念無私,無異念也,始有出身之路。隨墮以不明聲色,故隨處墮。須向聲色裏有出身之路,且作麽生是聲色外一句?乃曰聲不自聲,色不自色,故曰不斷指掌,當指何掌?其義如此。尊貴墮者,須是知那邊了,卻來這邊行履,若不虛此位,即坐在尊貴的正位上,即空即實際理地。正命,即不受一切法之謂也,如曰異類,曰聲色,曰尊貴,如是等名皆屬一切法範圍。妙在指出處乎異類而不與異類為伍,有超然之表;處乎聲色而不被聲色染污,為本來清淨;處乎尊貴而不以尊貴自矜,達乎平等見理。此皆於一切法不受,乃正命食之正旨也。

  (十三)三綱宗:此乃洞上所立—(一)者敲喝俱行,偏正並用,不落一邊,正必挾偏,偏必挾正,其實偏正無不全該是也。(二)者金鎖玄路,鈎鎖連環,血脈不斷,理事圓融,正偏不二(交互明中暗)。(三)者不墮凡聖,坐斷兩頭,事理不涉,一切影像依倚,一齊打脫(電光石火難追)。

  (十四)四禁偈:曹山立—莫行心處路;不掛本來衣;何須正恁麽;切忌未生時。心處猶言心有所住,必須心無處行。心既無心,云何有處所?乃相應無住之心體,始是衲僧行履;本來衣,乃認得法身,恰似法執不忘,己見猶存,墮在法身邊。必須翻轉窠臼,始得妙用恒沙;道本無方,那有比擬?擬之即失,正恁麽,早不恁麽,故不可擬也;未生時,若衹認著父母未生,或一念未生前一段空寂境界,以為自己原來如此,乃墮落執空外道之流,故成四禁,即切忌義。

  (十五)太陽三句:太陽玄禪師示眾云:「諸大德,須明平常無生句,玄妙無私句,體明無盡句。第一句通向上一路。第二句本無賓主。第三句解兼帶去。第一句道得,獅子嚬呻。第二句道得,獅子反擲。第三句道得,獅子踞地。」

  (十六)四借頌:天童正覺立。(一)借功明位,借功勳而明本有也。(二)借位明功,借本來而顯功用也。(三)借借不借借,雖借借而實無借借,不行鳥道,莫守玄路,知有卻不知有,不知有成知有,異類中行不借借,此是色類邊事與語也。按:鳥道,向空行也。玄路,古轍迹,平地行也。還有一義,莫是向毘盧頂上行否?此毘盧頂上,即無住本也。總之無住本亦不可執著,所以說不向此三處行,始是個出色底人。向空行鳥道,向玄路古轍行平地,向無住本行毘盧頂。這三處甚少人知,只麽說說而已。(四)全超不借借,不住事理,不住玄妙,體用雙忘,偏正不立。前既云借,又云不借;既云借借又云不借借,一重兩重,箇裏轉轆轆地寒松夜籟,老鶴移棲,脫體無依,迢迢空劫,始名出格,始是全超。按:借,猶言依倚也,或依於理或依於事,或依於體用上、法身邊,或依於色類邊事、色類邊語,或依於異類之名等義,皆為借義,乃權設之意耳。知此理,便可通解此四借矣。

  (十七)四藏鋒:巖頭全奯禪師立。(一)就事。(二)就理。(三)入就。(四)出就。就事者全事也;就理者全理也;入就者理事俱也;出就者理事泯也。凡學者有志此宗,宜深體會之。

  (十八)四轉功位:長蘆了禪師立。(一)轉功就位—是向去底人,謂玉蘊荊山貴。(二)轉位就功—是卻來底人,謂紅爐片雪春。(三)功位俱轉—通身不滯,撒手忘依。此又云功位齊彰也。(四)功位俱不轉—此又云功位俱隱,謂三四並行,曰歸根風墮葉,照盡月潭空。

  這四句形容四轉功位,語氣相當清妙。

  (十九)五轉位頌:(一)擎起慧劍,魔佛都卻,善惡兩忘。(二)大道自現,身在道中,不墮中邊。(三)解脫知見,自由運轉,了無功位。(四)靈光獨耀鑑照分明,行毘盧頂(超法身也)。(五)妙明體盡,傷觸不得,著即滅門,故此五轉功就位,又謂為:匣裏青蛇吼。金針去復來。秦宮照膽寒。五天銀燭輝。深巖藏白額。乃頌其境界耳。

  (二十)三種一色:天童覺立。一色者,轉功就位,證一片清淨虛明境界,乃法身初立也。此中分三:曰正位一色,言理境之空寂也。曰大功一色,言功力成就猶存功力也。曰今時一色,言事境之潔白也。此三一色,俱屬功勳邊事,故《壇經》謂:「色類自有道,各不相妨惱。」指此之色、之類而云然。若一色過夜,功位俱隱,透澈威音那畔,則不名一色矣。

  (二十一)小五位:以略配:偏、正、未、至、到之五位,故曰小也。自性起用曰功,功齊獨聖曰位,轉者進行中也。頌曰:「大功纔轉(由無功之功也轉入偏位中來),借位誕生(誕生王子,雖是嫡子,然對帝王稱臣,亦屬臣種,亦屬借位)。一色若消,方名尊貴(既是王之嫡子,自當正位東宮,是一色邊事,若住於此不名尊貴矣,故須一色全消,既有尊貴之位,須明尊貴底人,須知尊貴底人,不處尊貴之位,方明尊貴不落階級之義也)。細中移足(謂細,即尊貴意,不守尊貴乃謂之移),鶴出銀籠(既能細中移足,自然牢籠不住,呼喚不回,步步絕形蹤,通身無處所)。位裏轉身(讓在正位,卻能轉身向偏位中來),月鋪金地(到這裏始有為人作略,所謂那邊了卻,來者邊行履也)。」

  (二十二)四轉靈機:未轉、將轉、正轉、轉後。天童覺云:「未轉靈機,了忘擔荷(背理就事,全未知有,正中偏也)。機雖轉紐,印未成文(捨事入理,方纔知有,一色未清,偏中正也)。靈機密運,印已成文(一色既消,始名尊貴,正中來與兼中至也)。寶印當空。迥超文彩(不落正偏,迴途復妙,兼中到也)。」

雲門宗義五款

  (一)三句:雲門偃和尚示眾云:「函蓋乾坤,目機銖兩、不涉萬緣。作麽生承當?」眾無對,自代云:「一鏃破三關。」德山密遂離其語為三句:(一)曰函蓋乾坤句。(二)曰截斷眾流句。(三)曰隨波逐浪句。綱要云:一句具三句,非三句,為三句。圜悟克勤云:「本真本空,一色一味,非無妙體,又在躊躇,洞然明白,則函蓋乾坤也;本非解會,排疊將來,不消一字,萬機頓息,即截斷眾流也;若許他見,從苗辨地,因語識人,即隨波逐浪也。」

  按:函蓋者,以事言顯其體也。函者包羅義,蓋者籠罩義,自性體大,氣概如此,故言為事,即用明體云爾。目機者,從用上而言,其智用能斷決了辨別毫釐之微末,無有不達,銖兩猶毫釐耳。故云目機銖兩,一看便分出輕重之量,是謂用智不用思惟之謂,已能識得自己體用,本自清淨,靈活妙現,則成獨立底人,故云不涉萬緣也。到此境界又當如何為人?更有甚麽好做的工作?只是射破了三關貴圖天下太平,君臣道合,於異類中,行無同異,就得透末後句也。

  (二)抽顧:偃和尚凡有僧參,便以目顧之曰鑒;僧擬酬之即曰咦。率以為常。門人錄為顧鑑咦。德山密刪去顧字,但以鑑咦二字,作頌通其義,故叢林目為抽顧,謂抽去顧字也。又雲門因僧問:「十二時中如何得不空過?」師云:「你向甚麽著此一問?」僧云:「學人不會,請師舉。」師乃以偈示之曰:「舉不顧,即差誤。擬思量,何劫悟?」

  按:今言但舉此問,而不照顧此問處之體用,即差之毫而誤矣。更擬議,用思量作麽?若此者,經幾許劫,而得開悟知見耶?必須放下思惟,念念顧照問處,許汝有出色之格也。

  (三)一字關:雲門和尚對來機多用一字答之,故叢林目之曰一字關云。和尚示眾曰:「會佛法者如恒河沙,百草頭上,(祖師意也)道將一句來。」良久,眾無語。乃自代云:「俱。」(道得亦與俱,道不得亦與俱,故云俱也)。問:「如何是雲門劍?」師云:「祖。」(宗是也)。問。「如何是吹毛劍?」師云:「骼。」又云:「胔。」(是被所截的或被切的也)。問:「如何是正法眼?」師云:「普。」(徧一切處見也)。問:「如何是啐啄機?」師云:「響。」(隨聲應和也)。問:「靈樹黙然處如何上碑?」(指和尚在雪峰處得承記莂)。師云:「師。」(可以為足法也)。如是每答一字,言簡義賅,不及盡述,要妙會乃可。

  (四)綱宗頌:偃和尚作「康氏圓形滯不明(康法師圓鏡取喻),魔宮虛喪擊寒冰(澡先知水而浴),鳳羽展時超碧漢(振羽高飛沖霄也)。晉鋒(劍名)八博(擊劍之法有八門)擬何憑(意謂守如圓鏡之光影則滯迹不明,以至深入魔宮,雖有光陰如扣冰之壽,亦虛喪其時光耳。鳳羽一展直超碧漢,乃欲按劍擬之,則何憑而施其八博之鋒哉?有慧而無所用,雖屬本具,其奈之何?考共有三頌,此是其初者。表自性自具,亦須及時而用始得。其第二頌為對機施教。其三頌明畢竟獨立底人如何有說。)

  (五)三轉語:巴陵鑒開法後,更不作法嗣書,衹將三轉語上雲門。其三轉語者:

  一、僧問:「如何是道?」

    鑒曰:「明眼人落井。」

  二、問:「如何是吹毛劍?」

    鑒曰:「珊瑚枝枝撑著月。」

  三、問:「如何是提婆宗?」(破邪顯正也)(提婆是龍樹弟子,有《百論》行世)。

    鑒曰:「銀盤裏盛雪。」

  此三語自上,和尚見云:「他日老僧忌辰,只消舉此三轉語作供,報恩足矣。」

  「道」頌曰:「秋夜霜天月正明,仰觀星象約三更,一條大路平如掌,歸去何妨徹曉行。」

  「劍」頌曰:「要平不平,大巧若拙。或指或掌,倚天照雪。大冶兮磨礱不下,良工兮拂拭未歇。別別,珊瑚枝枝撑著月。」

  「宗」頌曰:「老新開,端的別,解道銀盤裏盛雪,九十六箇應自知,不知卻問天邊月。提婆宗,提婆宗,赤幡之下起清風。」

法眼宗義七款

  法眼一宗,聞說現在的南韓,還有傳其法脉者。中國則已於宋代曇華盛開,不數世而難得繼嗣矣。其宗義主張宗教圓融,謂心空法了,情盡見除,重重華藏交參,一一網門明朗。以至風柯月渚,顯露真心﹔煙靄雲林,宣明妙法。對揚有準,惟證乃知。此法眼家風有足稱揚者。

  (一)三界惟心偈:法眼益和尚,因學者請益三界惟心之旨,乃示以偈曰:「三界惟心,萬法惟識,惟識惟心,眼聲耳色。色不到耳,聲不觸眼。眼色耳聲,萬法成辦。萬法匪緣,豈觀如幻?大地山河,誰堅誰變?」

  (二)六相偈:益和尚因學者請益「華嚴六相」義,乃示以偈:「華嚴六相義,同中還有異。異若異於同,全非諸佛意。諸佛意總別,何曾有迥異?男子身中入定時,女子身中不留意。不留意,絕名字,萬象明明無理事。」

  (三)宗要偈,問:「如何是即物契神?」著語云:「白拈賊。」又云:「難逃至化。」素廣云:「即物契神,乃法眼宗之妙旨,恐人泛常視過,故著語作頌以曉之。」其頌如下:

  頌「即物契神」曰:「就窩打劫神曾措,覿面當機劈面看,無口解談無體觸,驅牛奪食逼人寒。」

  又曰:「勤求勝積功,理契古今同。同得妙何處?潤松西北風。」(即物契神)。

  「吾有一言,天上人間,若也不會,綠水青山。」(示機)

  「一真收不得,萬類莫能該。蚊子生頭角,泥鰍上舞臺。」(迦葉門前)

  「三界惟心萬法澄,瓶盤釵釧同一金。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鵬空好音。」(三界惟心)

  「不曾出世立功勳,萬國文明草木春。野老不知堯舜力,鼕鼕打鼓祭江神。」(萬法惟識)

  「不移寸步越河沙,大地天堂渾一家。佛祖位中消息斷,何妨盡賞洛陽花。」(總)

  (四)四料揀:一聞聞(放)。二聞不聞(收)。三不聞聞(明)。四不聞不聞(瞎)。這裏的四料揀名義,各宗有別。

  (五)三訣:洪州百丈道,恒禪師上堂,眾纔集,便曰:「吃茶去。」或時眾集,便曰:「珍重!」或時眾集,便曰:「歇。」復有頌曰:「百丈大三訣:『吃茶珍重歇』,直下便承當,敢保君未徹。」

  (六)宗風頌:「通玄峰頂,不是人間。心外無法,滿目青山。」(韶國師作)

  (七)家風頌:「袖握青蛇劍,懷藏赤水珠,見聞三昧方,霜夜月輪孤。」(汾陽昭作)
「溪光山色浸樓臺,一笛遙聞奏落梅,風送斷雲歸嶺去,月和流水過橋來。」(佛鑑慈作)

五宗簡評

  上面已略明五家宗義,有作五宗之簡評者,凡具宗門眼,皆可及之。古德有臨濟下十世之法演禪師,及磬山天隱圓修禪師,近代之太虛大師,均有見地。不慧亦附驥說說而已,茲臚列表之如左:

  臨濟宗:以勢勝見稱—如五逆聞雷—家風重棒喝—猶怒雷掩耳—以驚絕而悟體用。

  溈仰宗:以回互見稱—如斷碑橫古路—家風重圖說—猶光含秋月—以隱顯而悟體用。

  曹洞宗:以叮嚀見稱—如馳書不到家—家風重綿密—猶萬派朝源—以邃密而悟體用。

  雲門宗:以實急見稱—如紅旗閃爍—家風重簡約—猶乾坤坐斷—以精微而悟體用。

  法眼宗:以巧便見稱—如巡人犯夜—家風重圓融—猶千山獨露—以開合而悟體用。

  以上的短評就是演師、修師兩位大德的語氣,中間由不慧執筆來拼成此表。還有現代教家太虛大師,對五宗的家風,也作過簡評,特錄出以供參考。據謂一花五葉,乃越祖分燈禪之派演,宗下常說超佛越祖,分傳禪燈,所謂智與師齊,減師半德,智過於師,方堪傳授。今列舉有:

  臨濟宗之陡徹—陡然徹悟之意義。

  溈仰宗之邃密—深邃奧密之宗風。

  曹洞宗之回互—未去相因,明不二之宗。

  雲門宗之把斷—把斷乾坤,鬼神無行走之路。

  法眼宗之隨緣—隨時節因緣,法無執實者。

  不慧之淺陋見解:

          臨濟為急截。

          溈仰為覆藏。

          曹洞為顯露。

          雲門為直托。

          法眼為指陳。

  此五家所採之教風,雖有別別的手眼,惟同依本際無念為宗則一。說體說用,皆不能離實際理地,而又能兼顧佛事門中不捨方便者。審辦週詳,具見其作風有如是者。約而言之,故曰簡評云。

如何參禪悟道

  根據五家教風,吾人要如何參禪悟道,就得採用近代叢林的方式了。因為去古既遠,根性每每趕不上前代,則雖明白一切本具,得知自心體用之後,如何行履?最初入手方便,有甚麽捷徑沒有?這個問題,在近代宗匠,謂由疑情入手,有兩條途徑。

  (一)疑情不是無心,須具備六種條件而參禪可也。

  一不可忘形—要迴光反照,如貓捕鼠。

  二不可死心—要活潑潑地,盡力挨拶。

  三不可惛沉—要昭昭靈靈,常現在前。

  四不可散亂—要心心相顧,打成一片。

  五不可懈怠—要猛著精彩,沉沉痛切。

  六不可間斷—要孜孜不捨,日夜忘疲。

  (二)是疑情不是有心,須具備六種條件:

  一—不許從妄緣外境上求。

  二—不許從四大五蘊上求。

  三—不許從文字言說上求。

  四—不許從見聞覺知上求。

  五—不許從心緣知解上求。

  六—不許從推詳計較上求。

  此云兩條徑路,為近代的參禪教風,還有古德兜率悅禪師的著名三句義,對參禪之道甚為切實不過者,特為錄出如下:

  第一句:撥草瞻風,只圖見性—即今上人性在甚麽處?

  第二句:識得自性,方脫生死—眼光落地時,作麽生脫?

  第三句:脫得生死,便知去處—四大分離向什麽處去?  尚有清世宗圓明居士的《揀魔辨異錄》,所指陳之三關亦言之最足珍貴者,並錄如下:

  (一)學人初登解脫之門,乍釋業繫之苦,覺山河大地,十方虛空,並皆銷隕,不為從上古德舌頭之所瞞。到此時節,徹底清淨不掛一絲,名前後際斷—此是破本參的頭一關。

  (二)破本參後,乃知山者山,水者水,乃無明者無明,根塵者根塵,盡是本分,俱屬菩提—此是破參後,即見無一而非性,無一非本心的重關,乃大死大活者。

  (三)透重關後。家舍即在途中,途中不離家舍。明頭也合,暗頭也合,寂照照寂,行此住此,體此用此,空此有此,古此今此,無生故不生,無滅故不滅—此是踏末後牢關也。

  從破參初關,透過大死大活之重關,踏破末後牢關,而實無透者,不過如來如是,祖師如是,我亦如是云爾。從茲能入於色類一群而超色類,且離一色邊事,修無修,證無證者,如屬上根利智,則一悟悟徹,亦無三關之階次,是請不可執一矣。倘熟玩《法寶壇經》,自有入處,祈勿忽諸。無心工夫怎樣做起說有十種

  一、覺察。謂做工夫時平常絕念,提防念起。一念纔生便與覺破,妄念既覺,後念不生,此之覺智亦不須用。妄覺俱忘,名曰無心。故祖師話:「不怕念起,只恐覺遲。」又偈云:「不用求真,惟須息見。」此是覺察息妄工夫也。

  二、休歇。謂做工夫時不思善、不思惡,心起便休,遇緣便歇。古人云:「一條白練去,冷湫湫地去,古廟香爐去。」直得絕廉纖,離分別,如癡似兀,方有少分相應,此休歇息妄工夫也。

  三、冺心存境。謂做工夫時於一切妄念俱息,不顧外境,但自息心。心妄已息,何害有境?即古人「奪人不奪境」法門也,故有語云:「是處有芳草,滿城無故人。」又龐公云:「但自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。」此是冺心存境息妄工夫也。

  四、冺境存心。謂做工夫時,得一切內外諸境悉觀為空寂,只存一心,孤標獨立,所以古人云:「不與萬法為侶,不與諸塵作對。」心若著境,心即是妄,今既無境,何妄之有?乃真心獨照,不礙於道,即古人「奪境不奪人也。」故有語云:「上園花已謝,車馬尚駢闐。」又云:「三千劍客今何在?獨許莊周定太平。」此是冺境存心息妄工夫也。

  五、冺心冺境。謂做工夫時,先空寂外境,次滅內心,既內外心境俱寂,畢竟妄從何有?故灌溪云:「十方無壁落,四面亦無門。淨躶躶,赤洒洒。」即祖師「人境兩俱奪」法門也。故有語云:「雲散水流去,寂然天地空。」又云:「人牛俱不見,正是月明時。」此冺心冺境息妄工夫也。

  六、存境存心。謂做工夫時,心住心位,境住境位,有時心境相對,則心不取境,境不臨心,各不相到,自然妄念不生,於道無礙。故經云:「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。」即祖師「人境俱不奪」法門也。故有語云:「一片月生海,幾家人上樓。」又云:「山花千萬朵,遊子不知歸。」此是存境存心息妄工夫也。

  七、內外全體。謂做工夫時,於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內身外器,一切諸法同真心體,湛然虛明,無一毫異,大千沙界,打成一片,更於何處得妄心來,所以肇法師云: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同體。」此是內外全體息妄功夫也。

  八、內外全用。謂做功夫時。將一切內外身心器界諸法,及一切動用施為,悉觀作真心妙用。一切心念纔生,便是妙用現前。既一切皆是妙用,妄心向甚麼處安著?故永嘉云︰「無明實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」志公十二時歌云:「平旦寅,狂機內隱道人身,坐臥不知元是道,只麼忙忙受苦辛。」此是內外全用息妄功夫也。

  九、即體即用。謂做功夫時,雖冥合真體一味空寂,而於中內隱靈明乃體即用也。靈明中內隱空寂用即體也。故永嘉云:「惺惺寂寂是,惺惺妄想非;寂寂惺惺是,無記寂寂非。」既寂寂中不容無記,惺惺中不用亂想,所有妄心如何得生?此是即體即用滅妄功夫也。

  十、透出體用。謂做功夫時,不分內外,亦不辨東西南北,將四方八面,只作一箇大解脫門,圓陀陀地,體用不分無分毫滲漏,通身打成一片,其妄何處得起?古人云:「通身無縫罅,上下忒團欒。」是乃透出體用滅妄功夫也。

  以上十種做功夫法不須全用。但得一門功夫成就,其妄自滅真心即現,隨根宿習曾與何法有緣,即便習之。此之功夫乃無功之功,非有心功力也。這箇消息乃兼舉休息妄心法門,以便參考,亦屬學要之讀。欲知其餘,可看《真心直說》都有分曉。

如何了生死

  這個問題,十分重要。前面說到參禪悟道,究竟目的,都為此問題耳。茲列舉兩位禪德以決了如何?

  黃蘗語人:「臨命終時,但觀五蘊皆空,四大無我,真心無相,不去不來。生時性亦不來,死時性亦不去,湛然圓寂,心境一如。但能如是,直下頓了,不為三世所拘繫,便是出世人也。切不得有分毫趣向:若見善相,諸佛來迎,及種種現前瑞相,無心隨去;若有惡相,鬼獄現前,種種逼迫,亦無心怖畏。但自忘心,同於法界,便得自在。」且看六祖如何涅槃便知去處也—此其一也。

  石鞏禪師,有人問:「如何免得生死?」師曰:「用免作甚麽?」曰:「如何免得?」曰:「這底不生死。」謂了知本無生死,性自如如耳—此其二也。

  再從古德問答中,以求正知見,處理如是事的,又有兩則:

  (一)唐順宗皇帝問洛陽如滿禪師。

  問:「佛從何方來?滅向何方去?既言常住世,佛今在何處?」

  答:「佛從無為來,滅向無為去。法身等虛空,常在無心處。有念歸無念,有住歸無住。來為眾生來,去為眾生去。清淨真如海,湛然體常住。智者善思惟,更勿生疑慮。」

  問:「佛向王宮生,滅向雙林滅。住世四十九,又言無法說。山河及大海,天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,誰言不生滅?疑情猶若斯,智者善分別。」

  答:「佛體本無為,迷情妄分別。法身等虛空,未曾有生滅。有緣佛出世,無緣佛入滅。處處化眾生,猶如水中月。非常亦非斷,非生亦非滅。生亦未曾生,滅亦未曾滅。了見無心處,自然無法說。」

  (二)唐肅宗三年己亥,迎六祖所傳衣鉢入內供養,並詔南陽慧忠國師赴闕。忠受曹溪心印,不下山四十年,嘗開示徒眾云:「禪宗學者,應遵佛語,一乘了義,契自心源。不了義者,互不相許,如獅子身中蟲。夫為人師者若涉名利,別開異端,則自他何益?如世大匠,斤斧不傷其手,香象所負,非驢能堪。」及是赴詔,初安置千福寺。一日帝問:「如何是十身調御?」(指十法界共尊之佛寶也)忠起身而立曰:「會麽?」(我這箇便是十身調御無別)帝曰:「不會。」(難怪)忠顧左右云:「與老僧過淨瓶來。」(調御給你看)問:「如何是無諍三昧?」(我不作念,我是離欲阿羅漢)答:「檀越踏毘盧頂上行。」(施主豈不是不住相行於無住乎?)問:「此意如何?」(仍不會)答:「陛下莫認自己清淨法身。」(你問這句話意,主上莫不是見性明心了麽?)帝益不曉(黑炭跌落黑漆桶裏),於是齋沐別致十問。

  (一)見性已後,用布施作福否?

     答:無相而施合見性。

  (二)日夕作何行業,合得此道?

     答:無功而修合此道。

  (三)或有病難,將何道理修行抵擬?

     答:無功而修,了業本空得不動轉。

  (四)臨終時,作麽生得清涼自在無礙?

     答:努力自信道。

  (五)煩惱起時將何止息?

     答:本心湛然,煩惱回歸妙用。

  (六)見性已去,用持戒念佛求淨土否?

     答:即是佛性即是淨土。

  (七)捨此陰了,當生何處?

     答:無捨無生自在生。

  (八)臨終時,有華臺寶座來迎可赴否?

     答:不取相。

  (九)作麽生得神通去至佛國?

     答:見性如貧得寶,如民得王。

  (十)只依此本性修,定得作佛否?

     答:定得作佛。佛亦無相,無得乃爲眞得。

  前之十對,所答皆廣有其辭,今約科目爲對耳。帝由是凝心玄旨云。此錄已完,爰作結語,圓成〈略明五家宗義〉之段落。

結語

  由上所明宗旨義趣,吾人已知如何入手參禪悟道,辦了自己生死大事,融會五宗。隨手拈來,悉成妙用,有如各宗祖師之行願者。由於臨濟問黃蘗:「如何是佛法的大意?」蘗便打。如是三問,三度被打。後參大愚,得悟黃蘗宗旨。(知此三打直向本體下手,此之體如何不會耶?)卻回黃蘗,機鋒迅捷。蘗便打,濟便喝。以後接人棒喝交馳,成為教導之風矣。他有名的四喝,便是直明本體為體用不二者,餘之宗義已如上說。

  由於仰山謂從耽源處,受九十七種圓相,後於溈山處,因一○而頓悟。(用上之用縱多,不離當體的體用一如)乃云:「我於耽源處得體(因彼之用而知今日之體),溈山處得用。」(從○相而通全身之用乃知昔日耽源處是變化之用)賓主酬答,或畫相,或畫相,或畫相,或畫相。有暗機,有義海,種種變現,人莫能測。然不能離開宗體用之本際耳。

  由於雲巖曇晟禪師,以寶鏡三昧授洞山。洞山付曹山,一路準此。悟道以後,用來印證心源,解處秘密相傳,不令人知。被人盜聽,方行於世。洞山只立五位君臣,以為宗要。後曹山再立五相圖說,以申其義,亦不外體用表現於說通,而名自作頌,便曉後人,不致煙沒其旨也,故宗義特別多款耳。

  由於雲門傳雪峰之法,紹繼祖風,逢僧必特顧之(示以從體起用)曰「鑑」(叫他看體用一如),僧擬議,則曰「咦」(謂他錯過了,落思惟真可惜)。師因學人來問,每以一字答之,示何必多舉話兒,即用即體即宗,而體用不二,一如本無之一字所答,亦大有分寸。時人謂之一字關,說明已如上述。

  由於文益禪師受羅漢寺琛老之法,住金陵清涼寺院,是謂法眼宗。《華嚴經》初地之六相義。師嘗舉示學人,謂真如心(體用)為總相。出生諸緣(用中之用)為別相。法法皆齊,為同相。隨相不等,為異相。建立境界為成相。不動自位為壞相。以此六相明體用一如,成立不二作用之宗,並說三界惟心,萬法惟識,倡宗教不二之良規,確有見地。已將禪宗絕學發展到人人皆可學、皆當學之最高峰。可惜機緣有限,其實智慧雖足,繼承者未必趕得上。然在當日,佛教已有十宗各唱高論,宗宗實不離禪,謂禪是各宗之體,亦無不可。但非法眼宣揚,諸宗多不自知,其理果如是也。以法眼主張宗教圓融,興起較遲,不失為時代產物,以古例今意者,今後之禪宗,亦猶此宗義而重輝乎?

  茲演述結語已告完畢,總結一句,吾人悉知五家之宗義,同一理體所自出之經據,即是《法寶壇經》,所明體用之宗之無念法,謂之頓教,謂之正法。雖屬不異其旨趣,但時代不同,機緣亦異,乃施教上應有之應變得宜,成為各宗師之手眼特具者,致其無限恭敬之皈依讚歎可也。

    偈曰:

  一花五葉聆斯旨,一句分明不二規。

  一夢三生完幻事,一言悟徹更無遺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