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經義例貫釋(分六節)

  由來講述經論,皆以序、正、流通,三分解釋正文。此經之序亦可以第一品當之,中間八品亦可為正宗分,而〈付囑品〉為流通分可知。茲以本人講述方式,依次分述:一、法印。二、經藏。三、教乘。四、時處。五、緣會。六、明宗旨。

  本經之所以成為佛教要典,不能不根據佛說以為抉擇,故檢察關於法印之條件,義相如何,在三種經與藏及十二分教五乘等所系屬之位置,復從本經內容而研究其時處會宗旨,然後條貫言之。

  (一)法印

  據《法華經》說:「一法印者,我以相嚴身,光明照世間,無量眾所尊,為說實相印。」《大智度論》說:「大乘經但有一法印,謂諸法實相,名了義經,能得大道。若無實相印,即是魔說。」

  按:實相二字,在佛法言之,為表圓滿、智慧、行證、果體及義境。所謂真實如是之相, 無相之相。無住禪師說:「森羅及萬象, 一法之所印。」《法華》又云:「惟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」故實相境義,不可思議,本自解脫,惟證乃知,最上一乘。所謂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。此經在〈行由品〉,五祖謂神秀:「無上菩提,須得言下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不生不滅。一切時中,念念自見,萬法無滯,一真一切真,萬境自如如。如如之心,即是真實。」又對惠能說《金剛經》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言下大悟,一切萬法不離自性,遂啟祖言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……能生萬法。」祖又對惠能說:「法則以心傳心,皆令自悟自證,自古佛佛惟傳本體,師師密付本心。」其餘品品,都有指出,其最明顯的便是〈頓漸品〉曰:「無名可名,名於自性,無二之性,是名實性。」又〈護法品〉:「明與無明,凡夫見二;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。無二之性,即是實性。實性者,處凡愚而不減;在聖賢而不增。住煩惱而不亂;居禪定而不寂。不斷不常,不來不去,不在中間及其內外,不生不滅,性相如如。」在〈付囑品〉曰:「其法無二,其心亦然,其道清淨,亦無諸相。」云。本經一實相印既已具備,則成真正之佛經。

  (二)經與藏之判攝

  上來既以法印,印定其為佛經,則此經在義經、行經、果經,三種通釋中,屬於何種範圍?允宜知之。就內容而言,第一〈行由品〉、第四〈定慧品〉、第五〈坐禪品〉、第六〈懺悔品〉及第十〈付囑品〉,前一段說一相一行三昧,皆是行經範圍。而第二〈般若品〉、第三〈疑問品〉、第七〈機緣品〉、第八〈頓漸品〉、第九〈護法品〉,為義經範圍。至於果經範圍,有第六〈懺悔品〉中之發宏誓願,及識一體三身自性佛,第十〈付囑品〉末自證滅道之境界,故果經為立願行為最有力;其義經則開信解悟入為最有力; 其行經, 則以悟後行證及未悟行履之事相致達目的為最有力。故此三種通釋,皆就側重邊說。實則全經皆具備其義、其行、其果可知。如由義說而悟入,說是行,悟是果,義就是義,三位一體,未嘗分開,大旨如此。

  至於藏之判攝,則非經、律、論、雜集、禁咒之藏所攝,而此經亦備有經、律、論、雜、咒之意義存焉。如舉佛經,則有《淨名》、《法華》、《涅槃》、《菩薩戒》、《楞伽》等名稱。如舉律,則有三皈戒及戒定慧三字之名稱。如舉論,則與當機酬對皆屬之。如說雜藏,則二乘羊鹿等句屬之。如舉禁咒藏,則大眾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屬之。衹云具有五藏而非五藏所攝可知。實為一佛法藏,可以判攝,此依通例而言。若論勝義,惟一佛法藏,無二,無二分。謂之最上一乘之心印藏,而無有最上一乘之心印相可得;謂之自性清淨藏,而無自性清浄相可得;謂之法界當然涅槃藏,而無法界當然涅槃相可得;謂之無盡緣起功德藏,而無無盡緣起功德相可得。故本經云:「體即無生」,「菩提本自性」,「真如自性是真佛。」故謂之曰《法寶壇經》。是之謂一佛法藏攝。

  (三)教與乘之判攝

  通常言「教」有三種:(一)世間教,即人天教是;(二)出世教,即三乘教是;(三)世出世間教,即佛教是。今之判攝,非作此之見解。如本經云:「三世諸佛,十二部經,在人性中,本自具有。」故此經,不屬十二分教之判攝範圍,而十二分教為此經所指,人性中本自具有,直是攝盡十二分教無遺矣。故〈般若品〉:「大小二乘,十二部經,皆因人置,因智慧性,方能建立。」云。至於乘之判攝,通常以運載為乘,有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之五乘,或約之為小大二乘等名,皆不能攝此經。誠如本經云:「法無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見聞轉誦是小乘;悟法解義是中乘;依法修行是大乘;萬法盡通,萬法俱備,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,名最上乘。乘是行義,不在口爭。」云云,故此經是最上乘攝可知。

  (四)時與處之分判

  通例判「時」有二:(一)世俗時;(二)勝義時,從世俗時言,此六祖說經於唐代,與佛說法四十九年之時相去千餘載,不在此例可知。至六祖本人,亦非一時之說,集其一生可記者,以成鈔錄流行之典實耳。故仍依六祖一生分為八時分判也。其八時即:未悟時、初悟時、大悟時、隱遁時、出興時、受戒時、說法時、涅槃時。細讀《壇經》自可尋知,不必繁舉。至於本經屢言一切時,則不落前後際之世俗時見可知,是為勝義時矣。其舉有五祖對神秀說:「一切時中,念念自見。」在〈般若品〉:「一切時中,念念不愚。」〈懺悔品〉:「於一切時,念念自淨其心,除卻一切時中不善之行。」云云。故勝義時,即一切時。如無住禪師說:「一切時中總是禪。」若約悟境的證位,亦可攝在刹那也。

  至以言「處」之分判,依六祖本人之經歷,由悟道至說法入滅過程,共有十處,即:客店;東禪寺(碓坊,法堂前,丈室);九江驛船上;大庾嶺石上; 曹溪村寶林新舍( 前山避難石窟) ; 懷會獵人隊; 廣州法性寺;韶州大梵寺;卓錫泉與洗衣池;新州國恩寺。此就世俗處言之,若勝義處,則一切處是也,蓋亦隨一切時而云一切處耳。統根據一即一切之義而言。即是法周沙界,人能弘道,故有遠至河朔之處也。

  (五)緣會之分判

  此經約之,有大小主客之會,共三十三次。根據初悟時處起計:客店聞經會, 為客為小; 至黄梅東禪寺法堂禮五祖, 為大為客; 其間有小會三:法堂前題偈,碓坊酬對,丈室受法;九江驛船上應對,為小為客;大庾嶺石上,為主為小;初會無盡藏居寶林短時,為主為大;在懷會獵人隊說法,為客為主為小均有;廣州法性寺講堂聽經,酬問受戒,為客為大;重回寶林說法,為主為大;韶州大梵寺說初二三品,為主為大;再住寶林寺,說〈定慧〉、〈坐禪〉、〈懺悔品〉,為主為大;說〈機緣品〉,十人十會,為主為小;說〈頓漸品〉三人為主為大;說〈護法品〉為主為大;說〈付囑品〉前段,為主為大;往新州國恩寺說後〈付囑品〉,為主為大。佛教四眾咸集,而至道俗官僚天龍皆會者有之。如向陳亞仙化地,則展坐具,四天王現身;降龍則收歸鉢裏,蜕化存骨是也。總之主伴集會,現通說法,皆謂之會。會依於處,處依於時。時為機緣之成熟,則本經共有八時、十處、三十三會,盡六祖一代之過程,本經所由出也。若今吾人,有緣遇著《法寶壇經》,與親見六祖無異,於各處會中,躬預盛會,儼然未散者。其亦有觸處相逢,認證本來當處者否?其或未然,更須繼續聽述。

  (六)明宗旨

  本經〈定慧品〉說:「我此法門,從上以來,先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。善知識、無念者,於念而無念,於諸境上,心不染曰無念。於自念上常離諸境,不於境上生心是也。若衹百物不思,念盡除卻,一念絶即死,別處受生,是為大錯。學道者思之,若不識法意,自錯猶可,更勸他人,自迷不見,又謗佛經,所以立無念為宗。衹緣口說見性,迷人於境上有念,念上便起邪見,一切塵勞妄想,從此而生。自性本無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說禍福,即是塵勞邪見。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也。無者無何事?念者念何物?無者無二相,無諸塵勞之心;念者念真如本性。真如即是念之體,念即是真如之用。無念即無相,故無相為體。無念即無住,故無住為本。云何名無相?謂於相而離相,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,能離於相,則法體清淨矣,是以無相為體也。無住者,謂人之本來心性,於世間善惡好醜,乃至寃之與親,言語觸刺,欺爭之時,並將為空,不思酬害。念念之中,不思前境。若前念今念後念,念念相續不斷,名為繫縛。於諸法上,念念不住,即無縛也,是以無住為本也。本此以為自行化他之用,猶言從性起用也。然則體也、相也、用也,皆屬自性之本分事,舉一即三,言三即一,三一不二也。最要不是無有念,是了了自知本於無。而體即無生、體即無相、體即無住,真實如此,本無自性。故曰:「念真如本性」云。上言「無」者,無何事?反復言無二相。如說煩惱菩提為二,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,此「無二」相一例也。又如善惡為二,了達善惡之性無二,此「無二」相又一例也。又無明與明,凡夫見二,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,此「無二」相又一例也。諸塵勞之心,皆與清淨本來,其心無二,若起二想分別,即是塵勞之心,非無也。故云:「無諸塵勞之心。」即無分別耳。至於真如即是無相。故云:「真如即是念之體,念即是真如之用。」念為無住之本,無住為念之無住可知。所謂念也,無也,真如也,亦一而已矣。何必更立名言說,多令人惑著?然因迷人不明,故反覆申述,轉之又轉,仍屬同一意義,而仍未明,故名迷人云。對於迷人,衹有開導,對於口說見性者,或屬漸機者,須定宗旨,同河飲水,本經已兩說須立無念為宗,可知宗旨既定,各師各法,接引有緣,不在口爭。各須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,此之謂也。是以上面曾別出衣鉢傳付因緣,有無相、無住禪師語錄,均知此無念為宗,說無念尤為特多,故應熟讀焉。然再要明不立義,如〈頓漸品〉:自性無非無癡無亂,念念般若觀照,常離法相,自由自在,縱横盡得,有何可立?自性自悟,頓悟頓修,亦無漸次,所以不立一切法,而說無念之宗也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