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《十六羅漢圖》的貫休和尚

佛在世時,證阿羅漢果的弟子不計其數,佛臨入滅時,囑咐十六阿羅漢弟子不許入滅,留在世間濟度世人,這就是十六羅漢的由來。

隨著佛教傳入中國,十六羅漢的傳說也傳入中國,而有關十六羅漢的畫像造型也漸漸多了起來,其中貫休和尚的十六羅漢畫像最為突出。貫休和尚(832-912),唐末五代人,俗姓姜,字德隱,婺州蘭溪人,七歲時便被父母送到蘭溪和安寺出家。他相貌奇特,大耳垂肩,記憶力超群,善詩書畫。宣和畫譜述其《十六羅漢圖》「羅漢狀貌古野,殊不類世間所傳,豐頤蹙額,深目大鼻,或巨顙槁項,黝然若夷獠異類,見者莫不駭矚。自謂得之夢中。」

貫休和尚成長後已進入五代時,當時吳越王錢鏐有一次大宴賓客,貫休和尚獻詩一首,其中有句︰「滿堂花醉三千客,一劍霜寒十四州。」眾多賓客大為讚賞,吳越王錢鏐也讚嘆不已,但覺得自己志向遠大,十四州不符自己志向,請他將十四州改為四十州,方許相見。貫休和尚不肯,說「州既難添,詩亦不改。」於是不得意於吳越王。其後蜀王王建聞知此事,遂請其入蜀,貫休欣然應赴,騎驢而往。途中作詩有云︰「一瓶一鉢垂垂老,萬山萬水得得來。」於是時人又稱其為「得得和尚」。

作者: 蓮池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