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時吳王的部屬朱靈期出使高驪回國,途中遇上大風,航船漂蕩了九天,到了一個島邊,島上有山,山非常高大,朱靈期等上山撿柴,見路上有人家,他便領著大家沿路乞討。走了十多里遠;聽到鐘磬敲的聲音,又見香煙繚繞,於是都說有佛寺在此,要去禮拜。不一會兒,便見有座寺廟出現在眼前,寺廟輝煌壯麗,多由金銀瑪瑙等七寶鑲嵌而成,極為莊嚴,又見寺廟前面有十多個僧人,都是石人,他們都進行了禮拜。往回去不多遠,聽到誦經的聲音,回去一看,誦經的好像就是那幾個石人。
朱靈期等互相說:「這一定是得道的僧人,我們是有罪的人,所以看不見他們。」於是便竭誠地懺悔了一番。再往前走便見到了真的人,他們為朱靈期等準備好了飯,吃起來味道就是普通的菜,但比普通的菜香美多了。大家吃完了,都叩頭禮拜,請求幫他們儘快返回故土。有一個僧人說:「這個地方距離京都有二十多萬里,但是只要心誠,就不愁不能迅速回去。」他問朱靈期:「認不認識杯度道人?」答道:「非常熟識。」因此,他指向北墻,有一把壺子,掛錫杖及鉢子。說道:「這是杯度住的地方,現在托你把缽子帶給他。他還寫了封信裝在信封裡,另外還有支青竹杖,一併交給朱靈期,對他說:「只要把這支青竹杖扔進船前面的水裡,閉上眼睛靜靜地坐著,不用費力就能叫你們很快到家。」
於是辭別,叫一個小和尚送他們到門口,告訴他說:「沿著這條道走七里就能到你們停船的地方,不用從原先的路回去了。」正如小和尚所說的向西轉,他們行走七里左右便到達船上。又按他的要求一一照辦後,只聽到船從山頂樹上飛過的聲音,根本聽不到水的響聲,經過三天,到了石頭淮便停了下來,那支竹杖也不見了。船入了淮河,行駛到朱雀門,便見杯度騎著大船,用木棰敲著它說:「馬兒呀,你為什麼不走!」圍在岸上看熱鬧的人非常多。朱靈期等人站在船上遠遠地向他行禮,杯度便自行下到船舵,來拿書信和缽子。打開書信查看,內裡的字跡沒人認識。杯度大笑道:「這是讓我回去呢?」接著他取下缽子拋擲在空中,伸手接住它說道:「我不見這個缽子已經有四千年之久了。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