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僧群,不清楚是哪裡人。他生活清貧守節,平日只吃蔬菜及誦讀佛經。後來遷居到羅江縣[1]的霍山,在那裡搭建了一間茅草屋。這座山孤懸在海中,山頂有個石盂[2],直徑有數丈寬,水深六七尺,常年有清澈的水流。古老相傳,這山是群仙居住的地方。群仙飲用這裡的水後就不再感到饑餓,因而徹底斷絕了飲食。
後來晉安太守陶夔聽說此事,派人來索取仙水。僧群將水交給使者,但水一出山就發臭,反復三四次都是如此。陶夔親自渡海前往,出發時天氣晴朗,可剛到山腳就大風大雨天地昏暗。停留數日始終無法上山,陶夔歎息道:「我這世俗凡人,果然被群仙阻隔了啊,才不能上山﹗」只能滿懷遺憾地返回。
釋僧群的草庵與石盂隔著一條山澗,平時用一根木頭搭橋取水。後來某天忽然有只折翅的野鴨,展開翅膀橫擋在木橋上,伸著頭要啄僧群。僧群本想用錫杖撥開,又怕傷到它,便轉身返回。從此斷絕飲水,數日後圓寂,享年一百四十歲。臨終前他對人說,自己年輕時曾折斷過一隻鴨子的翅膀,現在這事正是當年的現世報應。
[1] 羅江縣:據推測,大致在今福建省蕉城、福安、福鼎三地之間
[2] 盂: 盛食物或漿湯的容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