竺法蘭也是中天竺人。他自稱能背誦數萬章佛經和論典,是天竺學者的老師。當時漢使蔡愔到達天竺後,竺法蘭與攝摩騰共同發願要前往東方傳播佛法,於是結伴啟程。不料途中遇到當地弟子阻攔,於是竺法蘭便獨自尋路秘密出發,最終抵達洛陽與迦葉摩騰會合。

竺法蘭很快掌握了漢語,蔡愔從西域帶回的佛經都由他負責翻譯,包括《十地斷結經》《佛本生經》《法海藏經》《佛本行經》《四十二章經》等五部經典。後來因都城遷移與戰亂動盪,其中四部經書未能流傳,只有《四十二章經》在江南地區保存下來,現存約二千餘字,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漢譯佛經。

此外,蔡愔在西域獲得一尊釋迦牟尼倚坐像,據說是優田王第四位旃檀像師的作品。這尊佛像運抵洛陽後,漢明帝立即命畫工臨摹,將摹本供奉在清涼台和顯節陵。不過原像如今已不復存在。

另有軼事記載:當年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,曾從池底挖出黑色灰燼,詢問東方朔緣由。當時東方朔回答不知詳情,建議詢問西域人士。後來竺法蘭來到中原,眾人重提此事請教,他解釋道:「這是世界終結時,劫火焚燒天地後殘留的灰燼。」這番解釋驗證了東方朔當年的提示,使得信眾對佛法更加崇信。

竺法蘭最終在洛陽圓寂,享年六十餘歲。

作者: 蓮池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