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曇稱是河北人,從小就非常仁厚,連對昆蟲都充滿愛心。晉朝末年,他來到彭城[1],見到一對年過八十多歲的貧困老夫妻,他們生活極為艱難。於是,他毅然捨棄自身所受的戒律,自願成為這對老人的奴僕,多年來辛勤勞作,照顧他們。儘管如此,他內心始終修持僧人的道德戒律,從未懈怠,鄉鄰們都對他的行為感到敬佩。
在兩位老人去世後,釋曇稱把過往勞作賺取的錢財,全部用來為他們祈福和辦理後事,希望以此來贖回自己破戒為奴的業障。事情辦完後,他想要重新回到修行的道路上,但因缺修行的法器和物品而未能如願。
到了宋朝初年,彭城駕山一帶爆發虎患,村裡每天都有村民被老虎傷害。釋曇稱對村民們說:「如果讓老虎吃了我,這場災難一定會平息。」村民們苦苦勸阻,但他不聽。當天夜裡,他獨自坐在草叢中,發下誓願說:「我願以我的身體來填飽你們的飢渴,希望你們從此停止傷害他人,未來能夠得到無上的佛法滋養。」村民們知道他的心意堅定,紛紛流淚跪拜後離開。
到了四更時分[2],村民們聽到老虎虎嘯聲。便追趕到南山,到時便發現釋曇稱的身體已經被老虎吃光,只剩下頭顱。村民們將他的頭顱厚葬並建塔供奉,從此以後,虎患果然平息了。
[1] 彭城: 今江蘇徐州一帶。
[2] 四更時分 : 凌晨時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