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僧富,俗姓山,是高陽人。他的父親山霸曾任藍田縣令。僧富自幼喪親,家境貧困,卻勤奮好學不知疲倦,常常砍柴製成火把照明讀書。成年後,已遍覽經史典籍。他容貌俊美,善於言談。後來遇到前秦衛將軍楊邕,楊邕資助僧富衣食,也跟隨習鑿齒求學。當他在道安法師座下聽講《放光經》後,便發心向道,於是剃度出家,跟隨道安學習。道安圓寂後,僧富回到魏郡廷尉寺,閉門靜修,斷絕塵世往來。
某日鄉間發生劫案,強盜擄走一名幼童,準備挖取心肝祭神。僧富恰巧在路口遇見這夥強盜,問明緣由後,脫下僧衣請求交換幼童,強盜不允。僧富追問:「成年人的五臟可否替代?」強盜以為他故作姿態,便隨口應承。僧富默念:「我這虛幻之軀終有一死,若能救人,雖死猶生。」說罷奪過強盜的利刃自剖胸膛直至腹部。眾盜見狀驚惶悔恨,紛紛逃散,幼童得以平安歸家。
當時有位路人目睹此景,急忙上前詢問。僧富雖已氣息微弱,仍勉強說明原委。路人悲痛不已,趕回家取來針線與秘制傷藥,為其縫合肚腹、敷藥包紮。僧富被送回寺院調養,不久傷癒。此後去向成謎,再無蹤跡可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