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節 結述圓覺功德名義 攝盡佛法
一切佛法,皆出自如來妙圓覺心,而一切如來妙圓覺心之實際,「本無菩提及與涅槃,亦無成佛及不成佛,無妄輪迴及非輪迴。」此語義,是對金剛藏菩薩說者。至如前曾舉經言︰「此菩薩及末世眾生,修習此心,得成就者,於此無修,亦無成就。」前後輝映,同一了義之說也。不獨此也︰「圓覺普照,寂滅無二。於中不可說諸佛世界,猶如空華,亂起亂滅,不即不離,無縛無脫。始知眾生本來成佛,生死涅槃,猶如昨夢。」此則直接指出︰「如昨夢故,當知生死,及與涅槃,無起無滅,無來無去。其所證者,無得無失,無取無捨;其能證者,無作無止,無任無滅。於此證中,無能無所,畢竟無證,亦無證者。一切法性,平等不壞。」「如是修行,如是漸次,如是思惟,如是住持,如是方便,如是開悟。」末世眾生,「求如是法,亦不迷悶。」這是佛對普眼菩薩說的。此一章經文,已攝一切世出世法,最上乘法,無有不盡矣。如是佛告賢善首菩薩︰「是圓覺為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,(過去現在未來)三世如來之所守護,十方菩薩之所歸依,十二分教清淨眼目。此經所以名《大方廣圓覺陀羅尼》,亦名《修多羅了義》,亦名《秘密王三昧》,亦名《如來決定境界》,亦名《如來藏自性差別》。是經(義理)惟顯如來境界,惟佛如來能盡宣說。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依此修行漸次增進,至於佛地。」頓機頓悟,則名頓教大乘。漸根漸證故,「亦攝漸修一切群品。譬如大海,不讓小流」,凡有飲者無分小大,「乃至蚊蝱及阿修羅,飲其水者,皆得充滿。」以言此經功能,將以校量擬之︰「假使有人,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,以用布施。不如有人聞此經名,及一句義。」再例︰「假若有人,教百恆沙眾生得阿羅漢果,不如有人,宣說此經,分別半偈。」「若復有人,聞此經名,信心不惑,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而種福慧,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,種諸善根,(方得)聞此經教」也。此〈佛法總論〉於經題之前,作一種提要報導,至此告一段落,下當釋題再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