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佛法總論 十一節

  盡所有法界事事物物之體用,切實說來而不差謬者,是為佛法。如所有法界,事事物物之體用,真實知見,且同時了知離此知見之外,實無有法為所知見者,則為佛。佛即是法,法即是佛,乃成佛法。佛為從法界總體中一單位,起心知作用,悟入此法界體用,是一無二,即體用一如之實際證得。故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如是簡稱之曰覺者,乃佛即覺義。此覺於一切時間,一切方所,無不到達,故謂之圓。既知整個法界的體用有如是義,其中個別單位亦莫不如是,統言其實際,則為本無,此本無亦是本無。於了知如是本無義相中,強安名義曰圓覺。就圓覺本身而說名曰圓覺自性,亦即所謂法界圓覺。圓覺即自性,自性即圓覺,不可截分。由此之圓覺法界大總相,有出生一單位,起其心知作用,是謂自心圓覺。謂一念自起,用於了了知見此圓覺自性之但有作用是也。於是由一而一切的,展開廣泛作用,便成術語所謂一即一切也。同時了了知見此大總相之法界圓覺,由所知見故,顯能知見之覺心,能所不二,即名實性,意義為本無,悉同圓覺耳。即此如實義中,演述為法門,示導諸學者,從自心圓覺同入法界圓覺,展開其大方廣之本智功能,則能生萬法,含藏萬法,本自清淨,本不生不滅,本無動搖。當處即不可思議解脫,當處即大般涅槃,當處即如來藏,當處即圓覺境界︰此是體用不二,體用一如的總義。由獲了知此總義,而後於人邊說主為佛,說伴為菩薩,聽眾為五性差別等機。經云︰「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於實相中,本無菩薩,及諸眾生。」無佛無法,更何有總別之可言?有何可說之示導法門,而為實際令人能悟入此圓覺自性之途徑?此本無之最坦率的說法|凡有名言,都非實義。故云︰「修多羅教,如標月指。」是也。及以眾生迷昧,重用思惟,難以直接對其說明如此,縱如何坦白說明,彼亦不能知。衹可就其根性所知,按步就階,善為誘導。此誘導之言詞與意旨,亦為佛法。今對五性差別之誘導作用的方便言義,尋繹經旨作一種簡括的介紹。在未講經文之前,無異將本經意旨為節略的說明,或提要耳,便成佛法總論。分十一節明之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