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本經宗趣體用
何謂宗、趣、體、用?宗者本也,趣者處也,體者主也,用者力也。此經以無住為本,則以無住為宗可也。趣者宗之所依處也,此經言無住則無本,則以本無趣可也。體者主體,宗之主體所在,顯明之意旨,即本經不可思議解脫法也。用者表現宗體之力量,本經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,其智慧方便,皆成力量,即由不思議解脫體,表現智慧方便力用,遂成一經之宗、趣、體、用。大義全彰,無可置疑。正不勞別覓資料,證實要說之理據矣。
茲廣明其義,此經何以無住為宗?立無住宗,未之前聞。無念宗則聞之熟矣,亦有說乎?曰︰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乃《六祖法寶壇經》所立,理亦不殊。此經明文,從無住本,立一切法。一切法者,無一而非不可思議解脫,究之諸法,諸法實際,一一本無,而後發明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成為智慧方便之門,功德力量,用之無窮無盡,無量無礙,正是不思解脫之表現作用耳。故無住本,有如是明文理據,即成此經之宗也。
從此無住本之宗,建立法門;總體,則是主體的不可思議解脫;用,則別成智慧方便之門︰無盡燈法門;入不二法門;入一切諸佛法門;盡無盡解脫法門;趣,則一一宗、體、用諸法、諸法性,乃至本法門、本經、說經之主人翁,當實際本無是也。此經雖說在般若之前,已彰明般若之體用,故依眾生時機,而隨時建立假名。要之乃不能開本際之理據。一經自有一經之說法,語氣、方式不必盡同,而達理則須一致。開示修行亦要理行不二,表明個人立場,亦須知體用一如,始名契經,即契理契機了義之謂也。大乘理趣,經經如此。不論是佛說、菩薩說,甚至如示現聲聞之舍利子、善現、大迦葉等,是其所說,盡符合此之實際理論者,是謂一實相印印之,陀羅尼印印之可也。宗、趣、體、用既明,依次可以找尋全部教典之位置所在,以明此經居於何等位置矣。此段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