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同住七日後,靈峰、妙乘同學終於返回,但似乎對岫雲不太滿意。岫雲打算回上海,我想請他帶我朝拜普陀山,因為他有同鄉在後寺(法雨寺)擔任知客,可以安排我們掛單在行堂寮,不必隨眾過堂。岫雲答應了,而後我們便一同前往上海,乘船前往舟山群島,一夜航程抵達。

舟山香客雲集,茶館、素麵館隨處可見。旅店主人熱情接待,並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電船前往普陀。當時時間尚早,我們隨意用了些麵飯休息等候。等到下午一點,慈航、普渡兩艘電船始對開一班。開船後風浪頗大,香客眾多,我們被安排在拖船後艙,只能默念觀音聖號求平安。

登岸後,我們遇見前南普院的當家覺斌大師。因為相識的緣故,他認出我是廣東來的初訪者,想為我安排住處。我告知已準備在後寺行堂寮掛單,法師便先行離去。起初我打算一步一拜至前寺圓通寶殿,但被化緣道友取笑,岫雲也勸我不必太過形式,心誠則靈,於是作罷。禮拜圓通寶殿後,我們立即趕往後寺安頓,最終在行堂寮住了十四天。

岫雲因與頭單知客是同鄉,代為出資供齋一堂。每日伙食僅有小菜配饅頭,因米飯粗糙夾雜沙粒難以下嚥,每餐只能吃五六口。偶爾也有僧人以此充飢,其不僅粗糙難嚥,且多是隔夜飯,散發餿味。寺中設有巡照一職,專門督促僧人按時赴齋,以免施主見食堂無人而失禮。這種制度在九華山各大寺院也很常見,巡照負責維持清紀,相當於俗世的執法者。

住在行堂寮期間,我每日遊歷飛沙嶺、羼提林等勝景,參觀後山小廟供奉的數尊肉身菩薩,攀登佛頂山懸空巨石,走遍紫竹林、捨身巖等處。法雨寺前有數十株奇樹,相傳當年廣東光孝寺開壇傳戒時,有位相貌奇特的老沙彌前來受戒,圓滿後卻不見蹤影,後來發現戒牒、袈裟都掛在樹上,才知是神樹化現。寺前還有一對不生枝葉的旗桿,據說能化龍入海,為免危害航道,特以鐵箍鎮住。

在捨身巖徘徊時,岫雲告訴我乾隆皇帝當年在此眺望落伽山時曾說:「朕以萬乘之尊來此朝覲,為何不見聖容?」話音剛落,石縫間便湧出乳泉,觀音菩薩騎鱉出海,回首再三,緩緩隱入落伽山。此後多有誠心者得見瑞相,但也有人在此跳崖捨身,如今已加裝鐵欄防護。

我聽完立即跪在欄前頂禮,專注持誦聖號約半小時,忽見一輪旭日從海面升起,禮拜後退下。隨後遊覽紫竹林,適逢退潮,露出大片礁石。我在石灘上尋得天然形成的紫竹紋理石,旁邊還有觀音合掌像和催生子貝殼,當地人將這些作為紀念品出售。此次朝聖經歷,我另有詩作記述。

朝普陀寄單法雨行堂寮兼旬


掛搭行坐伴鼠眠 巡香瞻禮浴山泉
巖巖怪石驚神使 樹樹奇椏幻鬼仙
魑魅化龍能作浪 山靈受度出生天
捨身巖裏觀初日 紫竹林跨彼岸邊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