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如何悟道

  黃梅五祖弘忍禪師,正在東山演最上乘,座下常集數百眾。因此時期多慕達磨傳心不立文字之正統,故求法之人,多來從其修學。神秀大師便是此眾中之上首。此時廣東新州有賣柴養母之盧惠能, 因聞人誦《金剛經》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上下文意,領略過來,遂安頓其母,親至黃梅參禮五祖。祖問曰:「從何方來?來此何事?」能答:「從嶺南來,惟求作佛。」五祖說:「嶺南人無佛性。」能說:「人有南北,佛性豈然?」五祖知其利根之人,便遣其去糟廠舂米。過八月餘,祖令諸來聽眾者,各呈心得,得旨便傳衣法。於是神秀上首便被人公推作偈,而盧惠能卻因聞秀偈而亦作一首,道出見處,破第一關,獲正知見。若言見性,然猶未也。衹入第一階段知無而已。後祖密示盧惠能,夜中往丈室,再為說《金剛經》大意。因重說與一脉相承之貫注力,故能令豁然,遂出五個何期。五祖乃付以衣法偈云:「有情來下種,因地果還生。無情亦無種,無性亦無生。」傳法已,復誡之曰:「此衣止汝勿傳。」蓋初祖已有暗示也。六祖因《金剛經》而開悟,五祖亦為講《金剛經》。達磨以《楞伽》印心,第以《楞伽》名相繁細,易使學人流於分別,不知放下思惟。且二祖亦嘗對學人說,此法(楞伽)四世之後,變為名相,故五祖從新提倡《金剛經》,六祖因亦遵之。至於吾人今後應提倡此《法寶壇經》、《維摩經》、《圓覺經》。機緣成熟,自有發明者,茲不複述。

  據太虛大師謂,曾於民國十二年瞻禮過五祖肉身。四祖的肉身衹聽說尚在,民十五始遭毀滅。又考據《傳燈》諸祖傳承,對上面所述多無異議。此外還有從敦煌石室發現的《楞伽師資記》,唐淨覺集,在太虛大師還未曾見到,由日人請其作序,始知其內容。(現在《大正續藏》八十五冊中)此書中國未傳,被日僧得去。民十五年日僧以此記請作序,但至今尚未刊布來中國。當日看此記的傳承,共有七祖,就是楞伽師求那跋陀羅為初祖、達磨為二祖、慧可為三祖、僧璨為四祖、道信為五祖、弘忍為六祖、神秀為七祖。由神秀為七祖上看,可知此部《楞伽師資記》,是神秀門人所傳。演記內容皆是《楞伽》四卷之心要。在諸祖之傳承上,弘忍後,以神秀為正統。弘忍下有十人,第十人才是惠能。雖有惠能,而並不重要。由此可見神秀之作偈,是述《楞伽》有宗,而惠能一偈,則是般若空宗。故五祖云:「都未見性。」待室中再為說《金剛經》,惠能乃大悟自性而傳衣法。其續義,講至本經〈行由品〉,當詳明,茲不述。由此而後,至六祖滅度,遂有《法寶壇經》,為有禪一代要籍。

  《壇經》最要之宗旨,在明示一切諸法,皆從自性起用。用由何等?謂自性有對法,而此自性,亦即是自心,自心即是真佛。以言心也,性也,非實有之物,故謂無名可名,名於自性,無二之性,名為佛性。從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,云云。然則何謂之心?何謂之性?心者從相言;性者從體言;自性起從用言。法報化三身,亦不離體相用也。依於本無之理,立假設之名言,與佛一代時教無異致也。彼自以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亦何嘗離開體相用之說法。曰:「清淨法身,汝之性也;圓滿報身,汝之智也;千百億化身,汝之行也。」亦未離開此體相用也。然則體相用之三,為明本經之緣起,可知義趣之所在矣。其亦有如佛說法之三種語:所謂剛强、柔軟、間雜之三種。以言十惡八邪不善等心,屬剛強類;如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,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等,是柔語;如常自見己過,不見他人是非善惡等語,是間語之類。其當機惟揀一乘上根利智。無他,此因緣成熟,故曰「結果自然成」也。

  從來讀此經者,多以本來無一物句,祖亦云「尚未見性」致疑。實則知無階段,乃此宗之第一關,根本知見而已。此知見一開,向下自有時節因緣,不難立躋祖位也。

  又對於重說《金剛經》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句,能於言下大悟,發出五個何期,方謂徹了矣。但後惠能啟曰:「向甚處去?」祖云:「逢懷則止,遇會則藏。」此「向甚處去?」大有漏逗,故五祖以能親近不久,智未純熟,囑其止藏煅煉,亦屬應有過程。蓋初見性者,智力出發,仍有顧畏者也。復云:「能本是南中人,素不知此山出路,如何出得江口?」此言亦屬滲漏之類。五祖總不放心,故曰:「汝不須憂,吾自送汝。」祖相送至九江驛,祖令上船,五祖把艣自搖。惠能言:「請和尚坐,弟子合搖艣。」至此解悟階段,略見恢復寧靜,而不失其用。蓋路且不識,如何解搖艣,駛船去耶?今言合搖艣,即是已得其用矣。於是祖再試之曰:「合是吾渡汝。」惠能曰:「迷時師度,悟了自度。度名雖一,用處不同。惠能生在邊方,語音不正,蒙師傳法,今已得悟,衹合自性自度。」祖云:「如是,如是。」至此放心其行矣。蓋已識得自性自度,正如會把艣耳。上言不識路,尤有未在;今此言直是透徹了也,故以「如是」印之。「以後佛法由汝大行,汝去三年,吾方逝世。汝今好去,努力向南,不宜速說,佛法難起。」此言有深意存焉,蓋初悟之人,智德力用未充,急於宣說,誠有礙於佛法弘布,而己身亦不利。猶待修習三業精純,隨時運用,能隨智慧行,而三業無失,斯可矣。後之賢者,其有見處,亦當以此為法也。

作者: 圓行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