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 語

  時當末法,去佛漸遠,聖賢隱伏,邪説增熾,吾人不致淪為魔外者,幾希矣。某甲何幸,此生獲遇勝緣,遍尋教海,誓以不徹不休,亦知夙發大願,自薰成種,乃得親入般若頓教法門,與諸前賢,同遊悟境。慶慰之餘,悲心內起,憑其胸臆所及,寫為各種講義,以利來者,此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》,是其四也。考《金剛經》之註疏,抑亦夥矣。不論悟與未悟,圓攝所歸,其緣有三種:(一)謂從疑情而入者,如天親,如憨山二尊宿,皆以決疑為所目。嘗見憨序云「昔天親列廿七疑解此一經。」以疑潛言外。而此方義學,執筌失旨,從前得意忘言者希。德清因住曹溪,偶為大眾發揮一遍,始恍然有悟。而言外之疑,頓彰心目。信乎此法離文字相,非思量分別所能解者,此一類也。既以疑而能入,則慢、癡、嗔、貪,無一而不可入矣。故謂從情見者,意在於此;非謂其不解放下思惟。疑情之疑,與五蓋之疑,其體一,其用異耳。(二)有從文字入者,如近代之太虛、丁福保、江味農是也,皆曾下一番工夫研討校訂,融通各家,搜求資料,以講釋此經。想其用心良苦,裨益後學,至足欽佩。按太虛大師《金剛義脉》謂:「金剛有二:一、般若;二、般若斷。般若有二:一、體;,二、用。般若斷亦有二:一、所斷;二、能斷。」丁福保謂「箋註之本,時有難解之處,及為他人誤解之處。均以餘五種譯本,參伍校訂,而得其確解。故知六譯此經,俱不可廢也。紬繹全經,可以三義括之:一、本體;二、修習;三、究竟。卒歸之於無有-非無有也,不可以語言文字形容也。」江味農謂:「般若綱要含有三義:一、般若,為大乘佛法之綱要;二、所謂綱要者,謂即般若而明其綱要;三、謂即金剛般若,以明其綱要也。本經之綱要無他,遣除妄想執著而矣。」此三位大菩薩,同為一類也。既以思惟而能解第一義,則凡語言文字,一切在思惟義例,又無不可入此經者矣。然文字語言,皆解脱相故,故謂從文字者,意在於此。(三)謂一類俱不從語言文字,疑情決了,但由自心本體,而豁然吾入者,如六祖、如道寧是也。惠能六祖在客寓聞誦此《金剛經》,遂即悟知自性般若。後說法:「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,不能自悟耳。」而黃梅亦教人但持《金剛經》,即得見性。譚州開福寺道寧,以常誦《金剛經》至〈正信希有分第六〉中:「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。」恍然開悟。此二位祖師,皆頓明本心。明入因此經,而知此經,確有開發人人自具之本性智慧之功能無疑。惟明能入此經,惟此經能致明心,二者相因,從而了解思惟頓歇,直證般若自性之正路也。此之一路,是真向上事。綜合三種能入此經之緣,不外如是。不慧自閲《壇經》,緬懷當時,五祖為惠能重説《金剛經》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句,言下大悟,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云云。吾人既未有與祖同見,乃追隨於末運。因《壇經》而明宗趣;緣《淨名》而識大用;覽《圓覺》而全大體,獨於《金剛》一經,得寓其證耳。然宗趣體用之證,非謂有其差別義相,實是一體,不可分離,此體即般若是也。故金剛經題,為形容表達此般若自性之全體大用,冠以「金剛」二字,就極猛利能斷為義,中實以「般若」為重心,而「金剛」為形容之開端,「波羅蜜」是極量義,為形容其結果。經者,所用來詮叙此等義路,義路所明者,即般若自性之能斷智慧極量之理,即理而行,便成般若,無得而證,是謂成佛。然何以《金剛》一經為宗趣體用之證耶?曰:亦猶永嘉之《證道歌》耳,句句自心流出,如是講經不謂之證而何?此所謂我心即佛,心佛不二。般若自性疑也同悟,文字也同悟,般若總乎一心。但明本心,即是金剛般若波羅蜜行。般若現成,何勞別覓?願善知識,一眾五眼俱開,原來亦是一眼。於此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乃爾認識珍重,不枉此生可也。

  旹(時)

佛降生二九八七二五○四年 歲次庚子 中秋節日

序於香江準提靜室

作者: 圓行法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