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結述

  

  理行一致,體用不二,即成能斷智慧極量之「宗」;無止境、不可得,就是極量為「趣」;智慧自性,就是「體」;能斷金剛,就是「用」。

  全經大旨,皆在說明理行一致,體用不二而已。說到論理的公式,就是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這三句義。說到結論,歸無所得,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的本無之義,不生的法相是也。這些都是理的方面,指出其經義有如此者。至於行,是如理而行,而理行一致的。如說,應住降伏其心的離四相滅度眾生。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。及不應以色生心等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。佛所說法,為不可取、不可說、非法、非非法。發菩提心者,應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信解、不生法相。持此經者,云何為人演說,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何以故?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等,應作如是觀。這些經義,都是指出如何起行,而為理行一致的說明。全靠自己體用不二的能斷智慧,決了自性無上的發揮其作用結果,即成無上正徧覺,歸無所得的第一波羅蜜矣。末世之人,若能如此理行一致,體用不二者,真是希有,而况通達無我法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者乎﹗若非自性般若開發,悟入無能為也。此經要點,即是理行一致,體用不二,而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受持此經,為人演說」四句,尤為要中之要。其餘都是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的理據展開場面。行只有不住相布施,包括財法二施。財施中七寶與身命,法施中教他明白自性實際本無,如此而已。

  說到根性,雖然是為發大乘者說,發最上乘者說,但到了四果之實際證得時,一樣不作是念,住相生心。故知不生法相方名四果位人,則是所證所悟,豈不是一樣嗎?由是以知,只要通達無我法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然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為他人說,自己照行者,即成大乘行人。故根性只論未發心趣向,及已聞經悟入,盡屬大乘,最上乘人行位可知。故經文謂信解受持,則非一佛二佛種諸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。可知由是依理起行,就得回到佛果菩提,歸無所得而了了自知自見。如是信解不生之義的理趣者,則不住於法、不住於相,亦無有見,更無所得,謂之能斷智慧極量。謂之第一波羅蜜,即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而第一波羅蜜為總,其中所舉布施、忍辱等,是別。縱說般若波羅蜜,仍在總中所含攝之別相耳。行由如此,而致理行合一,體用不二。所以話,作如是觀,乃成別舉之行門,為入首方便可也。謂其理行一致者,觀如夢幻泡影,露電之義│即觀之時理在,即理之時觀在,是謂一致。不外如此。

  看全經的義脈,由世尊食時起,平實之動定威儀中,儘管人們對他怎樣崇高的估計,他自己是一貫的理行一致,能斷決了於事義理行,而智慧本能已極量地發揮圓滿致果。這樣意義,引起須菩提的起心信向,發大乘意,讚歎希有。謂如來時時在顧念,常常在付囑諸菩薩的心裏所懷,與表現行動,完全集中在菩薩身上。然菩薩之所以名為菩薩,乃由其本人發起趣證無上正徧覺的佛果之心,要成佛道,誓度眾生,從此恆住如是心願工作進程中,而自調伏一切煩惱妄想者。我看見如此,為如來集中注意之事實。今問世尊,在已發心皈入佛法僧之善男女,想學菩薩,發無上道心,成就佛果的話,要怎樣安排自己的工作,內心的寄托與外面的行為?又怎樣將自己不受指揮的亂起亂動,東想西想之心念,降伏使得聽受自己意向,順從攝伏?這是須菩提表現為大眾求菩提,發大乘者而請法,亦是自己回心向菩薩道的意圖耳。這裏須菩提由初時看在眼裡、存諸心中,終至宣之於口的一段重要因由,引起佛說全經義旨之來源也。

  下面,佛就為答覆教示他,代表所問發無上道心的人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於是就叫他們知道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,為全部意旨的所在。

  於是先提出,是這樣降伏其心的,謂不論任何生物類,我都要完全令他們入於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「令他入」是行果;「滅度之」是發心者的行因。如是滅度這樣多至不可數計的眾生,而實在沒有眾生得為我所滅度。這是說行為的理據起點。至於其所以然之原故,一路要明白其理由的話,就表現出自己的能斷決了智慧本能,發揮極量的作用了。中間說了許多關於明白此理路的義趣,謂菩薩不能有我、人、眾、壽四相,有則不是菩薩了,此其一。不是知道此義就算,菩薩是要在法上,應無所住著的意圖,去做布施等工作,此其二。怎樣叫做於法上應無所住,佛就解釋,謂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說到為甚麽要不住相來做布施工作?就因為你要求成無上佛果,非有福德智慧,至極圓滿具足不可。這個行為,就是達成福慧兩足,理行一致的辦法之一,非如此,則所得福有限量。故不住相,則福德無限量,容易具足耳。如何比擬此無限量之福德實際情形,則以十方虛空作比就明白了。要空,纔能達成無限量的發揮極量作用之理據也。菩薩是不應該自己起意去想了,但應如佛所教之方法去照做便是。應如是住,應如所教而住,這就叫做菩薩位置也,名為行菩薩道。說福德的行為與理一致,智慧方面猶待再為說明。

  下面,就是要怎樣表現你的智慧如理實見,而成為心裏正當之念願的。就問汝今見佛而欣慕,學佛以求成佛,是可以身體形段的相狀,見如來乎?須菩提是明白的,話不,不可將身相得見如來。為甚麽呢?如來的智慧能斷,不同一般人見解,說甚麽都知道其實無有,所以說來,即非此之相的意義。今如來對我所說,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之身相,即非身相之實有其事的。佛就順帶對須菩提說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不實,如此不單指佛今所說之身相為然也。若見諸非相之義,便如理而見,即見如來一樣道理,這便是智慧的表現啊﹗如理實智,纔能如理實見。說了這一番話,引起了須菩提發生一個問題:有沒有人信這番話的道理呢?那當然有的,不但信此言說為實如其理,還要依理而行菩薩的工作,持戒也好,布施也好,其他都好,不住相而行,是能理行一致的。當知此人已於很多佛前,種下了許多善根,所以能夠信解理行,而求福德智慧之圓成,甚至聞說一念生起信的人,都非常人可及。如來是通通知道清楚,這些眾生得到這樣,無復有四相、法相、非法相。不取於相,而行菩薩工作,得無量之福。簡約說一句,若不知而取相,是平常人;若知無而不取相是菩薩。聽話意,雖如來說出的,亦如此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,一切不取,便是如理也。而不取便是應捨之義,在智慧行布施,就是含有如此一切應捨之義。佛說法如筏喻,法尚應捨,何况非法﹗

  上邊說,見佛以何樣見?試出了智慧行之如理否,今以如來所得法之佛法為問,如來有所說法耶?換轉了問意之位置,等須菩提之智慧,是否理行一致的能斷決了表現也。既上面佛說過,一切無相,有皆虛妄,是則無法,亦無定法名為菩提之佛法。既無一定之法名為佛法,則無有定法如來可說。謂照如來前說義,所說皆不可取、不可說、非法、非非法故。其所以然者,一切賢聖分位,就因其各自智證於無為法上,是否理行一致而有差別不等耳。

  佛說了這許多話,不外福德與智慧的表白無量無限,為理行一致之結果。那麽在福德智慧的本身分上,是不是一樣看法?當然是一樣與諸法相齊看,纔能達到究竟圓滿具足的佛果。故布施之財施,形容量相之多的講法,講之不盡。乃名為多,講此為無實乃名為多,若有,則有限量,不名為多矣。須菩提是明白此理。說到智慧,就是持經的結果,其福勝財施也在理行一致的智慧能斷行為使然,以諸佛、諸佛法皆從此道出。今說此經是菩提大道之第一法,即能斷智慧極量故然。所謂佛法之佛法,即非佛法,道理一如前說。不可取、不可說者,佛也,佛法也,如是依理而看法的智慧表現過了。四果之聖僧又如何看法,表現其智慧決斷作用呢。

  下面就問須菩提,四果的聖僧,會不會作這樣的念頭︰想落我得某某果也。完全不會作這樣的念頭想像,因為凡是證果的人,都要運用能斷智慧來決了一切,但名無實,不住不著、能捨,方能達到目的致果│四果之人亦一樣。聲聞但聞聲音,即如理而不行。初果入於「不入六塵」之心念流轉之類;二果一心在來去義上安定,存其智證;三果否定其來義,本際自定自靜、自止,其智證有如此;四果證位不生法相而無來、無行。其中皆如理之實無,漸趣漸證,其智慧能斷決了,作用有限度,至此極果。與菩薩、如來,相去差別。為理行一致,來亦不來,行所無行,不住而住,故果位之極曰如來。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即諸法如其實義一樣道理。果能如實,則成無諍行。以須菩提本所經歷此行而言之,一樣不曾作是念︰我得阿羅漢道、我是離欲阿羅漢、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︰這些都不存諸心目中也。好吧,佛法僧,都已問過,對於你的智慧表現,能斷決了亦相當表現,今再問你,如來昔因,及菩薩行因如何。

  如來昔在燃燈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菩薩莊嚴佛土不?這兩個試題夾在一起,看你的智慧斷明到甚麽程度了。答案是︰不論在往昔及今日,於法實無所得,菩薩也不莊嚴佛土。兩般意義一致,如理而答。所說法,即非法是名法;所說莊嚴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一如上說之法相義,不可取,不可說者。佛就照此意表決話︰所以話教諸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等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這樣起心,去做一切應做之度生布施等福慧具足工作可也。好了,說過了一切佛事門中的佛法範圍,你都表現過相當智慧能斷決了如理的程度。今再問你「數句」。

  大,大至甚麽程度?多,多至甚麽數量?再明此經之福德為不可思議,應當尊重的。身大,指體積現見的量相而言,多指細密的總數現相而言。故以須彌山比其大身,都為非身之大。云大,無實之大方算大。須彌有限量、形相、何能說大?多至如恆河中沙,此沙復變恆河,河中所有沙,倍倍復倍倍,用財布施如此之多不算多。要無相布施無實之理解而行,方算多。為無故多,為非是實有故謂多,此經意旨所示如此。故此經具如此之力,令人信解,依理而行,理行一致者,則有此經之處,應當恭敬供養尊重,何况有人持經,而其人乃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│為「無法」故希有,第一最上,如有佛,有尊重之弟子一般看待,要敬重此處可也。

  佛說到由佛法門中,轉到世界數量,都歸於無實之義理,而教人們依理而起智慧行、福德行。起智慧行則無住生心;起福德行則不住布施。大,要實「無」方算大;多,要無「有」方算多。比較出此經義旨之理勝即福勝,故謂理行一致之言教也。須菩提聽來,就得問佛提綱挈領的安一個題目名稱,令我等如何奉重受持,包括下面還有許多話,歸納在一起說的。然佛說到此已告一段落,向後是啟發悟後底人的付囑如理而行,理行不二的,體用不二自行化他法門也。

  佛告須菩提,是經名為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以是名字,汝當奉持。正說出了經名,但仍恐人們執實,忘記說此經之本旨,隨即宣布,所以者何?佛說剛纔的名字,即非,是名而已。如前道理一樣,你記得嗎?我曾問過你,今又再問你,須菩提,如來有所說法否?答案是如來無所說。好吧,我再問你,現實的器界,果相因相,看你的智慧能斷怎樣。

  以多為問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多不多?以廣為問,則舉如來說世界之果相,微塵之因相,皆同一道理,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而已。與前說沒有甚麽不同道理。好吧,前曾問你,可以身相見佛?今問你,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?答案仍是一樣:不也。何以故?如來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乃全經之論據也。好吧,今為你比較一下︰若有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,不是財施,當然福大;然猶未及持此經四句等為他說,其福甚多,理行一樣道理耳。

  須菩提到這個時節,聞經深解義趣,完全悟知自性智慧,是自己分內,不假外求。幸仗佛言句誘導,始得發見,自己本有之能斷智慧作用,還未到極量發揮,不禁涕淚悲泣,而白佛言:

  我今日明白了說話的真實性作用,使人人明白了自己,一切想像皆無有實,所以如來訂下了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的語義,徹頭徹尾,講說都不離這個。所以道︰不可取、不可說,原來如此道理。真是希有啊!世尊,如是甚深經典,能決斷是自性金剛,能明了是自性般若、能發揮其本能的智慧能斷極量,至於圓滿,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。只要如理而行,而理行一致便可。我從昔來所得慧眼,已能覷破一切當前現實非實,只是緣生無性,結果惟有一空,還未曾得聞這樣的言教,教人人自悟自性般若,發揮其能斷作用到達極量的方法,今始幸而聞之耳。世尊啊!若復有人,得聞此之言教,起信而信心清淨,不疑不雜。本來心性如此,是自己之體用,般若金剛之別名,則生實相,就是奠定實際不疑不退的智慧能斷,開發呈現,漸漸到達極量作用。當知是人,成就致果第一希有功德的因相。然此說是實相者,亦不可取、不可說,即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。我今亦然。世尊,我今欣幸得聞,信解受持不難,因為有佛,用種種方便言說、誘導,決定乃得悟入的。然未來末法時代,無佛住世,又無人啟迪,他們聽聞是經,信解受持,就是最可貴,而難得的第一希有,就因為此人能發現自性般若,起其能決斷作用。無我、人、眾、壽四相,而知此四相為今所說,即是非相。能離諸相,即名諸佛,離一切相,即一切覺。非謂別有佛,別有離相之覺心也。佛見他作如是說,真的悟徹了,就和他印證云:如是如是。若果再有人,得聞是經,不驚不怖不畏,當知是人真是希有難得。何以故?如來說第一波羅蜜,便是此經而始終不離的道理,說法三句義│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│此金剛般若波羅蜜,最第一之總波羅蜜亦然。其他如理而行之別波羅蜜,如忍辱等者,皆依此第一能決斷,能明了之自性智慧極量而行,亦是不出此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而已。若明白此三句義,貫通第一波羅蜜,則知應用的實際,行於餘波羅蜜之方法│能斷、不取、不住。則行忍時,無四相,方成就忍辱波羅蜜之行,如理而行,始名忍辱波羅蜜也。所以說,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無上道心;不應住色等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;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。是故佛說菩薩心,是不應住色等行布施等義。說完全為利益一切眾生故,應如是布施。教諸菩薩,付囑諸菩薩以此故也。又怕他們著相,著境,如來說,一切諸相即是非相,一切眾生即非眾生,如來是具足五語,如來是已證知能斷智慧極量,所得法,此法無實無虛,信得過吧﹗最重要是菩薩心不可住法而行布施等,要如理而行,倘能如理而行,即能受持讀誦此經一樣,佛是見到此人,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的。

  又再以身命布施,不能比擬持經功德,為此人負起了如來無上正徧覺的責任,小根小智是不能領略的。佛是為大乘人,上乘人說的。說到此經之功效,假若其人讀誦是經,若為人輕賤,則是人之夙業,非關此經招致不良效果;反之,乃為消其宿業,且猶未也,成無上菩提,尤在其後。說到持經果報,如此之不可量,所有功德不能一一舉說,說出來人亦未必信。你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,果報亦不可思議也。如來說本經至此,實已告一段落,然猶有下面的半部說法者,則全明最上乘人的體用,不外為悟後之人而說爾。當機仍由須菩提發問,如前半部大同小異,經義又進深一層,從語氣中可尋知。

  問善男女發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一樣如前,佛答以無住生心,度生離相;知實無有法為發無上道心者,我是能度者之存在性。舉佛在燃燈佛所,授記成佛作證,以明如來者即諸法如義。如來實無有法可得,而所得法為是中無實無虛,不要亂去猜度了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,皆從覺心而有;一切法皆是佛法,惟證乃知耳,抑亦對揚有準則耳。憑此言說,以驗人能悟知道理如理而行,體用不二者也。今說一切法意義亦一樣,作用指出對揚令人明理。故所言一切法,即非一切法,是名一切法。又別說人身長大,長到大,而名大身,仍屬不大,以實無身,方為佛說之大身義。菩薩亦如是,實無菩薩,方名菩薩。而菩薩自己知道本無而仍然度生,故不作是言「我當度眾生」,及莊嚴佛土之工作,是名如理而行。而理行一致,是名通達無我法,體用不二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,與如來真是成佛不異。說到如來真是成佛,怎樣不異?如何是體用不二?身體是一,智慧是一;五眼是用,能決斷是用。如來一一具足,不異不二。以是推知,五眼如此之用,五耳五意六根門頭所用之工具,莫不具有;而自性般若是一體。從一般若能生八萬四千智慧,何止五眼五耳等小量之工具也。以是眾生雖多,如來悉知,眾生之心念雖多,如來亦能悉知無遺。全體即用,而體用不二。故為實際證得三世心量不可得,故能知能見此正顯如理而行之最上結果,收效之事義。下邊是比較,仍用財施與持經,相顯其勝福德多,不要放棄不行福行,方是如理。今又再以具足福德,智慧之身,色身見佛為問,及具足修因三十二相好功德法見佛可否?須菩提是明白一貫語氣,答以不應如是相見,為不可見,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而已。話具足之意義亦一樣。如來又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,亦無有眾生信不信,眾生之名亦「是名,即非,所說」而已。至此證實佛得無上菩提,為無所得,乃至說無有少法可得。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無上菩提。不要誤解最高為無上,在無實之上,本無之無義上,正當週徧而覺者,是名為佛。以如理無我、人、眾、壽,修一切善法,而又無一切善行之相可得者,乃名如理成佛也。所以屢屢比較功德,持經為最,如來亦一樣,要不住相度眾生,但不作是念,而實亦無眾生。凡夫是不同見解︰如來說有我,即非有我,凡夫則以為有我。講是講了,凡夫之名,亦復非實。

  說到此處,你明白如來整體意義,現在你尚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乎?須菩提話,如是如是,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佛即刻反轉來謂,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,轉輪王即是如來可乎?須菩提知道如來意不屬此,而這時世尊就自說觀如來,自觀之正理,不能以色見聲求香嗅等得見的。暗示如來法為身,法性本無,如來亦屬本無,如何可以觀得求見乎?宜如此自知、自見、自看智慧,得到證明便能決斷達到極量,便是自己成佛。見佛觀佛,何不觀法性及自心等一樣耳。這是表明體用不二之極則事,及為發最上乘者說也。又恐人誤會,故下又謂不要以為如來具足相好得成佛,及不以具足相好得成,兩者都是估計錯誤,不如理也。又不要想話發心的人,說無實,本無等,如說諸法斷滅,發心的人,是於法不說斷滅相│生相尚不可得說,云何而說斷滅。最後教菩薩是︰

  菩薩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便是如理而行,不受不貪福德,反而福大。又說到如來體相,因福大智大,而成身亦大。身雖成,如來沒有來去動定舉止,是人們觀察的自心相,非彼如來自分如此,無有來去坐卧也。

  轉到世界成因,一切非實,小至微塵,多至無量,大至世界,總名之曰一合相。隨時拈來口邊說出「所說,即非」,彼實「是名」而已。「一合相」即是不可說、不可取之法,但舉總名,以便利對揚有準則故。施設安排一一名義,智者不取、不住,不以為實,但凡夫之人,貪著其事,思惟其義,迷其理,隨便去行,甚至誤解佛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與人無別。凡夫是凡夫,不能怪他,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不容易知。發無上道心者,於一切法,應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信解,不生此一切法之相。於心中存著,或竟信解此本不生之義就得。故說法相,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,猶言信解「不生」這個道理是也。

  最後仍不離比較財施與法施持經功德孰勝,而說出持經意在為人演說,怎樣為人演說,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何以故?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這是自行化他的行門也。義解如前講本文,茲不再敘。此章〈提要結述〉完了,下當明行門。

 

作者: 圓行法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