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經功德分 第十五

  以前校量布施,與持經之福孰勝,為發起世人信向之心,今言持經功德之勝過捨無量身命布施者,乃自性智慧開發之事。已解不住相而行,故功德與福德,又兼自性分上而言,進一步之融歸自性智慧邊,以顯能斷般若極量之勝,為不可思議耳。以前說持經福德,為引起興趣,今正言功德,為實指。惟解「所說,即非,是名」者說,正是不虛誑耳。功德實屬本無,而有不思議之現象,則屬人邊,以能斷智慧作用,發揮到極量的致果而有,其實亦為本無。若住相,即不是真持經人;不住相,方是真持經者。其得功德亦同一樣,擴大至不可思議也。然此等理行,不容易明白,故設比譬以申言之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,所謂︰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」是也,是名持經功德分,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

「須菩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;若復有人,聞此經典,信心不逆,其福勝彼,何况書寫、受持、讀誦、為人解說。須菩提!以要言之,是經有不可思議、不可稱量、無邊功德……

  上邊說過,將來之末法時代,有人受持,佛一一悉知,見其人具足無量無邊功德。究竟此人功德大到怎樣,今續為比擬出來︰須菩提啊!若有人整天的以身布施,不但一身,且是以恒河沙等身;不是一日,且是經無量百千萬億劫,不停不休歇地以身以無量身布施,你說此人的功德吧。若復有人聞此經,信心清淨,即生實相,不會驚懼怖畏,順理而行,心行不逆於理,已能念念自性智慧,自見於本無之實際,故其福勝彼。這是在修福德智慧方面已兩足的說法。再進一步,何况此人復能書寫、受持、讀誦、為人解說。此經是印心通說通之人,說到功德方面,明知實際本無,益顯更為不可思議可知。以其人能聞一經一言之下便悟自性智慧,無漏功德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,故不可量,不可思議者,即是此意也。如六祖之悟道,聞經是其一例也。故須菩提是知道的,此經有不可思議,不可稱量無邊功德,職是之故耳。所謂功德原在自性法身中,不在修與行,見自本性,沒有離開本位,就是功德,本自具足者。至於表現於外,則是真實妙用,念念無滯,內心謙下,外行於禮。知一切皆由自性建立,而本性本自離念,不作任何想住,知一切不離自性,何住何求?本具故,無所得失取捨之念,復能應用無染,是能斷般若極量之致果耳。是「真功德」與「福德」不同,宜辨之。

……如來為發大乘者說,為發最上乘者說……

  此二句意義以將福德功德分人根而說來。是則此經有為發大乘者說得無量福德;有為發最上乘者說得如是不可思議功德,義甚明顯。全經各義,莫不根據此二語而出發,以施設言說方便者也。大乘與最上乘解見前。

……若有人能受持讀誦,廣為人說,如來悉知是人,悉見是人,皆得成就不可量、不可稱、無有邊、不可思議功德。如是人等,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……

  這是對於兩種發心的人,發明的人,大乘者、最上乘者,說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,只有這兩種人耳。如來是明白無遺,是人都得到成就此等言說不可及,心量不可及的大功德。如是之人,即為負起如來無上正徧覺的責任之故耳。就是肯照經的能斷智慧極量做去的人,只有這兩般人了。

……何以故?須菩提!若樂小法者,著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於此經,不能聽受讀誦、為人解說……

  甚麽理由,只有上面這兩種人始能照經去做,得大功德,及負起如來無上正徧覺的責任?就因為若不發大心上心的,則必樂著小法,自以為得計,成為小乘、小果、小法、小根、小智之輩。雖值佛出世,聞多多佛法,亦不行菩薩深妙之道,為是鈍根,不堪能故。是為深著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之尤者—自以為得,所行皆實,已證收效,取住涅槃果法—如是四見,即成不異我、人、眾、壽之見。能見之見,與所見之相,不異故也。則於此經,剛剛相反,如何而能夠聽得下?受納得住?從而讀或誦,至為人解說?必其不能,亦不敢做,亦無機會領略可知。是則反映出上面兩般人,的確偉大︰所證無得,功德反大;所行無住,究竟最正。其不為荷擔如來,無上正覺謂當何等?是以有說也。

……須菩提!在在處處,若有此經,一切世間、天、人、阿修羅,所應供養。當知此處,即為是塔,皆應恭敬,作禮圍繞,以諸華香而散其處。」

  「須菩提,你已週知,此經之彌足珍視尊重,有如佛者。則不論甚麽地方,若有這一本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的話,必有人能受持此經,故必大行大乘,最上乘之發心者受持之。一切世間之天子、人群、阿修羅等,有力有福的眾生,所應當供養。怎樣供養法,前已說過,亦是他們的事,不必贅述。當知此處,即為是佛廟的舍利塔一樣,皆應恭而敬之,向此處依佛制,作禮儀上的右旋三匝,以為敬禮也可。」據《法華文句》卷二下:「佛初出世,人未知敬禮之法,淨居天化為人相,到已,右旋,旋已敬禮,卻住一面,聽法。」因此人多遵照此式,以為敬禮。再以種種華、種種香散處其上,燒眾生香,普薰此地,即成供養。(此亦是從天人學來,及後懸繒綵,燃明燈等,則依印度王儀宴客例也。)  「須菩提,你已週知,此經之彌足珍視尊重,有如佛者。則不論甚麽地方,若有這一本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的話,必有人能受持此經,故必大行大乘,最上乘之發心者受持之。一切世間之天子、人群、阿修羅等,有力有福的眾生,所應當供養。怎樣供養法,前已說過,亦是他們的事,不必贅述。當知此處,即為是佛廟的舍利塔一樣,皆應恭而敬之,向此處依佛制,作禮儀上的右旋三匝,以為敬禮也可。」據《法華文句》卷二下:「佛初出世,人未知敬禮之法,淨居天化為人相,到已,右旋,旋已敬禮,卻住一面,聽法。」因此人多遵照此式,以為敬禮。再以種種華、種種香散處其上,燒眾生香,普薰此地,即成供養。(此亦是從天人學來,及後懸繒綵,燃明燈等,則依印度王儀宴客例也。)

作者: 圓行法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